近日,极越汽车陷入“多部门原地解散”风波,因多个门店主播在线求职等行为引发大量关注。据媒体报道,公司员工11月份的工资已经到账,但是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极越计划留下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其余员工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离职,等到明年2月底拿N+1补偿;二是选择留下来,但12月开始薪资无法发放,职员将处于“自费上班”的状况。
一家汽车企业以这种方式获得关注,让人唏嘘。一边是传言公司已经“原地解散”,一边是公司管理层出面否认关停,最新的说法是公司与主要股东制定了沟通计划,协助解决员工、车主的善后问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极越汽车的确陷入了经营困难。
媒体报道提到“自费上班”的说法颇为扎眼,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劳动关系。有很多法律人士进行普法——劳动者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企业应当按时发放工资,“自费上班”听起来更像一个无聊的玩笑。现实中,可不是凭情怀就能让“打工人”心甘情愿付出的。
“只可惜一切都是瞬间发生的。昨天上午还在正常邀约客户,下午公司就凉了。”极越汽车员工的这一番感叹,道出了行业的残酷真相。但一家正常经营的公司,一夜之间连给员工发工资、交社保的钱都没有了,至少说明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存在很大问题,管理层对此难辞其咎。
除了员工的善后问题,极越汽车车主面临的困境同样备受关注。
首先自然是最近下单但尚未提车的车主,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订单能否得到执行,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能退钱,不然至少希望能顺利提到车。而从过去汽车市场出现的类似情况看,既提不了车也拿不到钱也是不奇怪的,希望不要走到这一步。
因此受到困扰的还有正在使用极越汽车的车主。新能源汽车之新,除了由烧油改为用电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汽车的操控系统普遍实现了智能化,而智能化是需要软件和网络持续支持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极越累计交付超1.4万台,倘若极越汽车退出市场,这些存量汽车将来售后如何处理?除了基础的维修配件,包括车机、手机App、远程控制等在内的一系列智能汽车标配都需要网络支持,一些高级智能驾驶系统更不必说。而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是默认能正常使用这些功能的。
可以说,一家新能源车企出现经营困境甚至退出市场,势必会打击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这种影响甚至会波及其他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媒体报道称,极越CEO表示,公司没有关停和倒闭,整车的质保和软件服务不会中断。这当然是广大车主乐见的,但这种口头担保能有多大效力,还不好说。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从2021年的300余家下降至2024年的不足50家,有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80%的新势力品牌将退出市场。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常态,市场要素也因此得到更好的配置,但具体到企业和个人,这种淘汰是非常残酷的。希望极越汽车能渡过难关,除了对投资人有所交代外,尤其要妥善安排好员工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