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婧婷北京报道
12月10日,“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暨《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论坛上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实质性改革的推进是无法想象的。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各个方面一定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克服改革综合疲劳征,破解关于改革的种种阻力因素。唯改革创新者胜。
贾康认为,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所有行业和企业都必须积极地在时代的创新大潮中,用自己的努力来对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他看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一是数字化和“数实融合”的前沿创新,直接对应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科技成果与制度创新、数据要素加入要素组合对于传统生产力三要素的乘数放大作用与效应,是“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下的乘数放大。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主体数目已经达到1.8亿以上,“这些市场主体要一起进入‘数实融合’的创新大潮。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视角。”贾康表示。
贾康谈到,中国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经济起飞把我国托举到“世界工厂”的位置。但这个世界工厂还“大而不强”。他强调,“中国制造”的出路在于要进一步升级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能制造”。
谈及在现代化“爬坡过坎”关键时期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贾康提出四个要点:首先,制度创新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龙头,改革是“最大红利”之所在,高水平改革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升级发展的大前提,是新质生产力“纲举目张”的纲。
其次,要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方面打开新局面,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必须义无反顾加入“人工智能+”的创新大潮、竞争洪流,以“数实融合”的前沿“头部平台”拉动专精特新集群和全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改变中国主要产能在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上的位置,伴随形成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而托升到创意创新成功和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市场扩展的左右高端。
同时,落实到“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创新,要使管理越来越具有现代化水平,使新质生产力的运行和正面效应,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最后,必须进一步冲破既得利益的阻碍和惰性约束,思想解放观念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军,要进一步推动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指导下的“思想再解放”。
他表示,当前必须在中央指导之下坚定不移地继续“大踏步赶上时代”,锐意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在问题导向之下,毫不动摇地继续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全面实施“数实融合”,以广义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乘数放大效应形成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