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莎莎北京报道
在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曲永义指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构建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坚定地沿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砥砺前行,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彰显了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向前的中坚力量。
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新动能,打造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曲永义认为,把握新质生产力,可以从“新”和“质”两个方面来理解。“新”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数据新生产要素或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创新性优化配置形成的新产业组织形式为依托的生产力发展形式。“质”即“本质”“品质”。它主要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质”的核心标志,而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发展则是新质生产力“质”的载体。
新质生产力,其最终落点仍然是生产力。在生产力变革背景下,新动能与新引擎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曲永义看来,新动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企业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重塑业务流程,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全力开拓全新的市场空间。
新引擎,则蕴藏于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的蓬勃兴起之中。以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企业是市场活力的源泉,也是国民经济研发创新的第一主体和核心引擎。
在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的进程中,我国企业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曲永义指出,技术创新往往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也面临着艰难的市场培育过程,而传统思维与体制机制的束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步伐与发展活力。
面对这些挑战,曲永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强化企业创新内核。
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二是要积极拥抱新兴产业和新型商业模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跨界合作;三是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识、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曲永义表示,当前政府部门应超前规划引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企业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