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央行发布的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7.1%。2023年是疫情平稳转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显加快,导致基数较高。与此同时,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5.60万亿元,同比增长7.8%,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
权威专家指出,当前宏观经济指标呈现边际向好态势,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逐步优化,并将逐渐转变。
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目前,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市场预期改善,经济延续回升势头,循环更加顺畅。
数据显示,10月生产、消费均出现边际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读数降幅收窄,企业效益和预期有所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至4.8%。
与此同时,11月宏观先行指标和高频数据总体延续好转势头。制造业PMI提高0.2个百分点至50.3%,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提高0.8个百分点至50.8%,乘用车零售强于季节水平,房地产销售继续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外贸企业韧性较强。
市场普遍认为,前期政策效果还将持续显现,年内支撑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依然较多,已有市场机构大幅上修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期至5%以上。
“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9月下旬以来,增量政策陆续出台落地,对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权威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在经济运行的关键时点,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拳”,力度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效果不断显现,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高盛、摩根大通等境外机构已纷纷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此外,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在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也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还将在中长期持续显现。
宏观调控思路正在逐步优化
当前,宏观调控思路正在逐步优化。权威专家指出,从近期一系列政策操作和官方表态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也在动态优化,逐渐从过去的更多关注投资,向投资与消费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转变。
“近期宏观调控政策不仅聚焦于短期需求不足,而且着眼于破解制约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权威专家认为,未来要从供需两端进一步改善经济基本面。在投资方面,要注重扩大有效投资,短期内能够创造需求和就业岗位,中长期形成高质量供给,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消费方面,要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上述权威专家还指出,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在72%左右,已处于较高水平,在保持金融支持合理消费的同时,也要结合不同群体特征,防范高杠杆人群过度金融问题。从根本上看,公众消费潜力的释放,需要依赖于民生领域保障到位,切实提高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持续提高消费能力,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
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指出,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权威专家指出,2024年货币政策取向采取“稳健”,实际运行下来是“适度宽松”,调整后的表述与此前央行反复提及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是一致的,进一步明示了政策取向,有助于更好地提振市场信心。
“货币政策表述调整,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上述权威专家指出,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不少内外部不确定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体现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中央决策部署。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