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午间,湖北省荆州市奥体中心附近发生一起无人机坠落事故,荆州经开区应急服务中心发布通报称,系某公司在测试固定翼无人机过程中,无人机失控撞向构筑物后起火。一名伤者正在全力救治,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一起无人机事故,几度冲上热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热搜关键词之下,对于同一场无人机事故的表述和回应多有差异。新华社报道援引当地有关方面说法指事故系“一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坠落起火,而也有媒体采访当地政府办工作人员说法称,是“应急管理局的小型无人机”发生事故,有目击者称掉落的无人机机翼有“应急”字样。
一架坠落无人机的大小、归属当然是枝节问题,事故发生伊始的不同表述也可能是不同部门信息掌握有差异。但对于无人机大小的判断依然有既定标准在,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无人机根据重量就有明确的微型、轻型、小型乃至中大型分类。要避免为降低无人机事故影响而有类似所谓“大机化小”的侥幸心理,涉事无人机的归属问题也应当以低空飞行报备信息为准,而不能在事故信息披露中有模糊处理的想法。
“低空经济”火了起来,其中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无人机产业,资本正竞相入场,与此同时,各地时有发生围绕无人机飞行的事故纠纷。就在日前,有女子在青海湖边打卡,遭无人机撞脸受伤上了热搜,而在伤者社交媒体账号下,不少跟帖晒出被无人机伤到的照片,甚至不乏伤者“险些毁容”。而在12月8日,艺术家蔡国强的某一无人机烟花表演现场也出现大量无人机掉落、坠海事故,引发围观。
就是这么快,无人机赛道已然变得拥挤,这无疑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各地对无人机产业发展释放政策利好、行各种方便的同时,低空经济的飞行安全问题也应当尽快提到公共议程。
2024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开始施行,为低空领域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的制度框架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包括深圳、苏州等多地也已陆续出台有关低空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规范。
低空领域的无人机飞行安全保障,首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飞行基础规则,从无人机驾驶员的技术培训、资格认证到无人机上天的报备、审批规则的建立与遵守,再到无人机驾驶空域的数字化调度与安全管理。以荆州此番无人机事故的个案调查为例,应当从无人机飞行的资质、起飞程序开始,详细复盘个案事故在报备、批准流程中的各环节,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寻找并堵上可能的漏洞。比如按照前述条例规定,除了列举式的几种“应当划设为管制空域”的地点外,作为规范性文件兜底表述的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是否也应当包括体育中心等人员易于聚集的场所?相关的测试、飞行不能总以事故发生后“幸无人员伤亡”来宽慰公众。
据南都·察时局报道,在日前召开的“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高端论坛上,多位学者、业内人士再次强调低空经济发展安全先行的重要性,其所针对的显然就是一部分所谓“先飞起来再说”的声音。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更是公开表示,“没有安全,就没有低空经济的一切”。
没有安全,也就没有无人机产业的一切,发展低空经济不能有“先飞起来再说”的侥幸思维。建立低空规则,严格起飞程序,不是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