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12 22:47:50 股吧网页版
高溢价跨境ETF纷纷“闭门谢客” 美股太昂贵
来源:老狼财经

理财有道,投基有理

  美国东部时间周三,美国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推动纳指历史上首次站上20000点。近期,美股市场表现强势,吸引资金涌入相关ETF导致高溢价现象,部分美股科技股ETF溢价率一度超过10%。ETF高溢价一方面说明资金追捧基金挂钩指数的资产价值,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价格严重超过内在价值,从而酝酿出风险。国泰、华安、博时、天弘等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先后对旗下美股QDII基金发布风险提示或实施限购。华安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基金已经将A、C份额基金单日申购金额上限,下调到1000元人民币。

  显然,基金公司对海外市场特别是美股市场持谨慎态度。疯狂追逐高溢价的二级市场资金,可能忽略了美股市场的哪些风险?

  1

风险1:估值过于昂贵

  美股是一个成熟市场,成熟市场的标志是估值体系稳定,市场不会长时间处于估值过高或过低状态,倾向于向估值中枢靠拢。

  目前,标普500市净率已经突破了2000年科技网络股泡沫顶峰时的水平,达到了5.3倍。虽然高估并不等于马上就会暴跌,但过高的估值水平意味着预期打满,一旦出现基本面严重不及预期,暴跌几乎无法避免。

  自2010年以来,除了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以外,标普500盈利一直保持趋势性增长,最差表现是年度增速与上一年持平,这种长期增长能力似乎摆脱了经济周期约束,不免让市场情绪变得极度乐观。目前,美股乐观情绪指标已经超出历史平均值2.5个标准差,过度乐观的情绪本身就是市场不稳定因素之一。

  现在美股基本面已经出现不及预期的苗头。截至2024年12月3日,标普500中已有492家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占比97.8%。三季度标普500EPS同比增长5.6%,较上一季度增长11.8%有所回落。虽然整体上连续五个季度维持正增长,但盈利超出市场预期的公司占比为75.4%,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的77%。

  必须承认,美股很美,盈利还在增长,但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美股基本面并不如市场想象得那么美。

  2

风险2:美联储降息放缓

  维持过高的市场估值,需要更充沛的流动性。明年美联储的降息幅度和节奏,将对美股产生更大影响。

  预判美联储降息动作,需要盯准物价指数。最新发布的1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11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3%,涨幅均与前一个月持平,但同比涨幅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

  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经济增长比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预期的强劲,通胀略有上升,美联储在寻找中性利率水平时可以在降息方面更谨慎。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允许进一步降息,但只会是以渐进的方式降息。一些官员表示,如果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可能暂停宽松政策,暂停或加快降息的选项取决于经济数据。

  美国目前的经济数据并不支持快速降息。美国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环比增速继续维持在高位,特别是实际耐用品消费支出环比上涨明显。在财政和货币双宽松支持下,美国居民消费在高位体现出很强的黏性,这个因素或许会导致明年美国通胀易上难下。通胀再次抬头的压力,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美联储降息节奏。

  此外,随着美国财政赤字扩张、减税、提高关税、加强边境管控等政策逐步落地,将从社会需求、进口价格、人力成本等不同角度助推通胀,美联储未来将以哪种节奏进行降息充满不确定性,从而对美股明年走势产生影响。

  面对站在历史新高纪录上的美股市场,考虑到上述两大风险,对于相关ETF高溢价状态需要保持谨慎。

  (提示:投资有风险,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依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