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12日讯(记者王晨)“荐股”,当数证券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投资咨询服务本应是投资者理性决策的得力助手,然而在行业乱象下众多投资者却往往被虚假承诺与不实信息裹挟,难辨方向。
924行情掀起的违规荐股热潮余波未平,一些投顾公司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投放引发关注,看似普通的广告背后,却利用大数据编织了荐股“茧房”,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潜在风险,凸显出监管在新兴社交网络环境下的严峻挑战。
朋友圈出现第三方投资咨询公司的广告攻势
有投资者告诉记者,近期在朋友圈频繁浏览到第三方投资咨询公司的广告。上海X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广告以“精选股”为噱头,打出每日3只热点板块精选股策略的招牌,声称“市场错杀”“业绩倍增”的股票触手可及,还配以醒目的二维码,引导投资者“长按识别添加,免费领取精选股策略”,末了附上“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的免责声明。
无独有偶,有公司亦不甘示弱,其“XX热点选股”广告打着“不加群、不分成、不搞培训”的旗号,以“锁定潜力好股,抓住行情起涨点”为噱头,通过展示上证指数的各类数据营造专业氛围,同样借助二维码吸引投资者添加助理领取福利礼包、股票池、盘中精讲等“干货”。
除了上述两家,还有公司以“股市高手训练营”为名,在广告称会传授游资的短线操盘术,“3大打板技巧,5大追涨绝招,3大逃顶秘诀”,广告极具诱惑。更有公司在广告中称自己为“纯股票交流平台”,紧抓散户心理,展示隐匿股票名称的精选股票池,广告最后附有免责声明。
微信圈荐股“茧房”现端倪
记者多方询问,发现此类广告频繁出现,却呈现出受众差异。部分投资者频繁在朋友圈刷到此类荐股广告,而同样有人却对此毫无察觉,表示并未刷到这类广告推送,仿若置身不同世界。这般差异恰似无形之壁,将投资者分隔于不同信息空间,微信圈荐股的“茧房”由此初现端倪。
专业人士向记者介绍,此“茧房”非自然形成,而是基于复杂算法与精准定位的人为构建。背后的大数据技术悄然勾勒用户投资偏好、浏览习惯、消费层级等多维度画像,将目标精准锁定于热衷股市、寻求投资捷径的人群,编织出一个个信息闭环,从而打造出一个个“茧房”,强化广告影响力,增加成功几率。
广告话术蛊惑人心
深入研读广告文案,满是蛊惑性言辞。“热点板块”“市场错杀”“业绩倍增”“锁定潜力好股,抓住行情起涨点”等词汇,撩拨投资者逐利本能。借免费领取精选股策略、盘中精讲、实战干货等“福利”诱饵,麻痹投资者警惕神经,弱化对投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认知。以“不加群、不分成、不搞培训”“股市训练营”作幌子,佯装正规,实质模糊合法与非法边界,为后续违规操作铺垫。更有甚者以“精选股票池”直接作荐股展示。此类话术经精心雕琢,在投资者心理防线最薄弱处突破,将其引入荐股“陷阱”,使其在虚假繁荣中迷失投资理性。
荐股背后的利益链条与风险隐患
近年来,荐股屡现合规事件。上个月,同花顺就因违规直播荐股被监管处罚,总经理与合规专员均被监管谈话,因其出现在直播过程中存在暗示推荐个股等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已有海顺投顾等多家投顾持牌机构遭监管处罚。10月的抖音荐股风波后,多个荐股大V或被封禁,或被下架。
部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公司,背离职业操守牟取暴利。一方面,借免费策略吸引流量、扩充客户群,再以升级服务套餐、售卖高端投资课程或推荐“私密”投资机会为由,诱导股民支付高额费用,将咨询服务异化为敛财工具。另一方面,与庄家勾结,依其荐股操纵股价。先低位吸筹、借荐股拉升、高位出货,精准收割股民财富,损害市场公平。
一些投顾公司虽具资质,但在利益诱惑前,难保个别从业者不越雷池,以免费之名行诱导交易、操纵股价之实,使投资者沦为利益博弈的牺牲品。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类荐股广告风险重重。首先是信息真实性存疑,推荐股票多缺乏扎实基本面分析,常借热点概念炒作,一旦市场风向转变,股价便会大幅下跌。其次,投资者易受误导跟风交易,破坏自身投资节奏与策略,陷入追涨杀跌怪圈,损失惨重。再者,隐私泄露风险如影随形,添加所谓“助理”或进入相关平台时,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收集贩卖,引发后续诈骗等一系列问题。
“茧房”下的监管困境与破茧之路探寻
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作为信息传播关键节点,虽有广告审核机制,但对金融类广告审查宽松,多聚焦资质形式审核,忽略内容真实性、合规性实质审查。互联网社交平台荐股形式新颖、传播迅速,监管规则难以及时跟上,存在诸多灰色地带。
此类平台可以升级广告审核系统,组建金融专业审核团队,对荐股广告全要素审查,包括资质真实性、内容合理性、风险揭示充分性等。运用智能算法与人工复核,实时监测拦截违规广告,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发动用户监督。对违规账号与关联主体连坐处置,冻结资金、限制功能、全网封禁,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净化朋友圈信息生态。
互联网荐股荐股牵系证券、网络社交双重监管范畴,多部门协同作战需求迫切。但现实中,信息交互迟滞、协作机制疏阔,证券监管聚焦金融内核审查遇阻,社交平台金融素养短板致审核疏漏频出,双方衔接断档,为违规广告预留生存夹缝。金融监管部门应与网信、市场监管协同作战,构建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明确分工、紧密协作、无缝对接,消除监管空白。
监管部门加速完善网络荐股法规细则,明确广告发布标准、责任界定及惩处措施,提升违法成本。建立专门网络荐股监管团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准监测广告动态,对违规者严惩不贷,形成强力威慑。同时,加强对投资咨询公司资质审查与日常运营监管,规范行业秩序,从源头遏制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