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5日举行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上,一批重大设施、重大项目亮相。其中,宣布启用的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它搭建面向生物元件、基因网络、合成细胞等合成生物系统的多维度智能产线,可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全自动完成合成、组装、植入、激活、测试与再设计等科学研究,帮助科研人员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方位研究。
科技基础设施“上新”,既是光明科学城在科技类重大项目建设上的最新布局,也是深圳加速科技创新0-1-N进程的切实举措。
近年来,深圳织就了一张由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组成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网络。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经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超过30家,中小试基地(含高新区专项所认定的中试基地)达38家。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聚集成果、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转化要素,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中小试基地是指依托具有行业优势和公共服务功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围绕行业内企业产品开发工艺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验证需求,提供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试生产等中小试服务的开放型载体。两者均在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研发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11日,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获悉,今年的第二批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拟认定资助项目不久前结束了公示,共有17个项目上榜。
当中包括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建设的深圳市清华大学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深圳市先进储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深圳市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概念验证中心,依托港华能源创科(深圳)有限公司建设的深圳市清洁能源概念验证中心等9个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项目,以及依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建设的深圳市智能光电传感与测量装备中小试基地,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深圳市人工智能材料创制中小试基地、深圳市合成生物制造中小试基地,依托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建设的深圳市跨境工业品检测技术创新中小试基地等8个深圳市中小试基地项目。
根据规定,两者的认定均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工作机制,申请单位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建设完成并达到认定条件后,再独立申请认定资助。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采取事后资助的方式,资助金额按照申请单位经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前两个年度概念验证服务费用予以支持,认定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中小试基地的认定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概念中心和中小试基地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催化剂”。以光明区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实践为例,依托材料基因组、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等大科学装置,光明区打造了一批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和转化平台,集聚了贝特瑞、欣旺达、创维光伏等一批龙头企业,在锂电池、5G关键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11月17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科技沙龙举行了首场活动,吸引了中能建广东院、华润燃气、中广核、中建科工、深国际等央国企,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海洋氢能研发中心、氢储运与分离研发中心、海洋能源装备安全研发中心、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产业规划研究中心等氢能技术相关中心,以及力合创投等相关机构的专家代表。
工作人员表示,研究院接下来将继续面向关键行业领域组织更多概念验证中心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概念验证体系服务水平,深化与产业界的交流合作,加速概念验证项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