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翁榕涛实习生吴梓轩深圳报道
近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19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举办。在主论坛圆桌会议上,国内五大期货交易所以及包括香港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两家境外期货交易所共同围绕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发展路径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今年10月,《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产品齐全、功能完备、服务高效、运行稳健、价格辐射全球的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的目标和要求。
我国期货市场正迈入发展的新阶段,上述各大交易所负责人纷纷从期货品种体系创新、期现结合服务产业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探索中国特色期货业务模式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超七成,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依托强大的实体经济,我国已初步建成与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相匹配、与风险管理需求相适应、竞争力强的期货衍生品市场。
品种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载体。截至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143个期货期权品种,广泛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五大期货交易所也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加快形成多元联动的产品生态。
上期所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品种覆盖了金属、能源、化工、服务等行业。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张铭表示,“今年,服务有色金属产业配齐避险工具,上市了铅、镍、锡和氧化铝4个期权产品。目前,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品种注册上市工作,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此外,2025年,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期所将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瓦楞原纸等品种研发。
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晓明表示,郑商所聚焦服务农业强国、制造强国和绿色低碳发展,今年上市了红枣、玻璃期权和瓶片期货。红枣、玻璃期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精细、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瓶片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基差报价快速普及,与PTA、短纤、PX构成聚酯行业风险管理闭环。
2025年,郑商所将做好丙烯期货期权上市准备,推动上市葵花籽油期货,稳步推进鸡肉、大蒜、马铃薯等农产品期货研发。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今年大商所顺利上市了玉米淀粉、鸡蛋、生猪等3个期权以及原木期货和期权,品种板块更加丰富,工具体系更加完备。接下来,将结合大商所品种特色和优势,积极研发上市期货新品种及其配套服务产品,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品种工具完备的产品体系。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蔡向辉表示,今年中金所将超长期特别国债纳入30年期国债期货可交割券范围,促进特别国债的发行,主动靠前服务养老金入市,助推养老金融。推进组合保证金、价格波动带等机制优化,后续将不断提高金融期货风险管理服务的针对性、精准度和覆盖面。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期货交易所,广期所还在起步发展阶段。
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曹子海表示,接下来将做精做细绿色发展品种板块,积极推进铂、钯、氢氧化锂等品种研发,继续探索更多新能源品种。稳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战略品种研究。持续推进能化指数、中证商品指数等创新型指数品种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期市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机制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市场运行质量、制度规则配套、交易者结构、价格影响力、机构服务能力等都需要提高完善,需要持续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
张铭表示,要适配实体企业需求和现货发展趋势,全面优化运行机制,并加强市场推广培育力度,做好支农专项工作,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新型交易行为的监管研究,持续践行中国特色监管模式。
王晓明认为,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发展阶段的期货业务模式,提升期货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质效。不断优化“保险+期货”等金融支农服务模式,通过“期货市场定价、现货平台交收”实现期现市场优势互补,形成期货市场推动建设大宗商品统一大市场的新探索。
深化境内外期货市场互联互通
期货市场唯有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会上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对外开放是期货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会上,各大交易所负责人就境内外交易所深化合作、加强期货市场互联互通,提升中国价格在全球影响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张铭表示,目前,上期所已有6个品种直接对境外交易者开放,16个品种引入了合格境外投资者,市场参与者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产业链境内外上下游、跨国贸易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中的标杆性企业,境外客户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4年11月,境外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二成,QFII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六成。
目前,继纸浆期货结算价成功授权挪威浆纸交易所之后,上期所正在探索与更多境外交易所开展结算价授权合作,欧美亚主要交易所黑色金属和天然橡胶授权正在推动中,将“中国价格”输送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实体企业手中。
程伟东表示,目前大商所有11个期货、期权品种以特定品种模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的期货和期权品种达到14个。今年前11个月,大商所境外客户日均持仓同比增长25%,参与深度持续提升。
据了解,大商所通过结算价授权、合约外挂等方式,积极探索向外传递“中国价格”。今年3月,大商所豆油期货外挂合约在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东盟国家交易所首次以我国商品期货价格为基准上市期货合约。
程伟东介绍,“截至目前,大商所豆油期货外挂合约成交量在马交所10个商品类产品中位列第二。此外,大商所还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开展了数据互换合作,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通过合约外挂、结算价授权的方式强化与境外交易所的合作。”
王晓明表示,接下来,郑商所将推动更多诸如BPI等挂钩境外标的衍生品在境内交易所上市;积极借鉴推广双合约期货的成功经验,探索国际原糖期货上市可行性;稳步推进结算价授权、指数授权等对外开放业务,加强跨境ETF、跨境收益互换等金融衍生品的跟踪研究。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指出,要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更好满足国际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需要。
蔡向辉表示,下一步工作,一是持续推进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以特定品种方式对外开放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二是积极服务好已参与境内现货市场的外资的风险管理需求,稳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继续推动QFII投资国债期货并深入参与股指期权。三是探索加强交易所间的合作,丰富开放成效。
香港交易所集团(HKEX)副行政总裁姚嘉仁介绍,“关于港交所和上海清算所一起合作的利率掉期作为衍生品的互联互通的合作,从去年开始的时候是30多亿每天,到现在差不多180亿每天的成交,极大地促进了海外投资者在投资到内地的债券市场和管理好他的利率风险的工具。”
他认为,在其他的标的创新上,在互联互通的股票产品上的深度合作,境内外交易所双方都有风险管理、交易的需要,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董事总经理 Russell Beattie(拉塞尔·贝蒂)表示,“与区域内的各交易所的合作仍然是芝商所亚太区的重点工作,我们通过产品交叉授权、技术托管和清算解决方案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他举例称,在中国,上海黄金交易所自 2019 年以来一直是芝商所的合作伙伴,上金所将其上海黄金基准授权给芝商所,芝商所则向其授权COMEX黄金期货亚洲现货价格。
“最后,我们还有相互冲销结算系统(MOS),这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和新加坡交易所之间的一项创新合作伙伴计划,使国际客户能够将头寸从一家交易所转移至另一家交易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他表示,芝商所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最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坚信需要与其他交易所合作来帮助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