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05 00:30:50 股吧网页版
受益于汽车市场增长 聚丙烯企业排产率创新高
来源: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记者张克瑶】2024年,得益于政策驱动,汽车产销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于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卓创资讯聚丙烯分析师宁晓琴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聚丙烯在这一背景下显著受益,尤其是高熔共聚需求明显增长,拉动了生产企业的排产积极性。

  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国内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446.6万辆、246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2.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977.9万辆、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

http://img.sciimg.com/images/0/202412/202412012151503500.png

  宁晓琴认为,汽车行业在2024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以及汽车出口市场的推动。政策方面,今年多项促进消费者以旧换新的政策出台,不仅强化了以旧换新补贴的实施细则,还进一步提高了补贴额度,同时鼓励地方出台因地制宜的细化措施,叠加执行。从8月份以来,这些政策的效果已经在持续体现。

  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轮以旧换新加力政策的推动下,8月、9月、10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环比分别为10.8%、10.6%、7.2%,同比增速分别为-0.9%、4.5%、11.3%,新能源车零售量环比分别增长了16.8%、9.6%和6.4%,这一增长明显高于7月的2.8%。此外,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自8月起也呈现显著提升,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促进作用已显著显现。

http://img.sciimg.com/images/0/202412/202412012152248465.png

  宁晓琴介绍,聚丙烯作为汽车领域的关键材料,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聚丙烯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成本效益以及出色的加工性能,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降低车型生产成本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其应用也从内饰件扩展到外饰件、发动机部件及电气系统组件等关键领域。特别是在对轻量化材料有更高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聚丙烯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据估计,一辆标准汽车的塑料用量可达约150公斤,其中聚丙烯约占70~80公斤。宁晓琴表示,自今年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强化以来,政策对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出显著提振作用,进而推动了汽车用塑料需求的稳步增长。

  “这不仅提升了针对汽车应用的改性聚丙烯的需求,也带来了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企业的积极效应。”宁晓琴说。

  根据卓创资讯的调研,以某专注汽车改性塑料生产的企业反馈为例,在车用改性聚丙烯中,均聚和共聚聚丙烯的占比分别为约30%和70%。均聚聚丙烯以10熔指左右的注塑料为主,而共聚聚丙烯则包含30熔指、50—60熔指以及更高熔指的高熔共聚产品,包括三高产品、低气味及低VOC(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品。

  宁晓琴透露,从近期的调研观察情况来看,多家生产高熔共聚产品的石化企业在销售端表现良好,企业对于生产高熔共聚料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高熔共聚聚丙烯排产率已攀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http://img.sciimg.com/images/0/202412/202412012232200907.png

  不过,在期货市场方面,近期聚丙烯期货主力合约(PP2501)价格仍保持震荡态势。自11月中旬出现明显上涨行情后,11月下旬聚丙烯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涨跌交替,但在最后两个交易日连续上涨。然而,12月以来,聚丙烯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连跌两个交易日。

  截至12月4日白盘收盘,聚丙烯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7508元/吨,微跌0.27%,当月月内跌幅为0.45%。

  “总体来看,政策驱动的效果在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步显现。”宁晓琴认为,聚丙烯及其高熔共聚品种在这一波增长中逐步受益,产业链上游企业也已经有了积极回应。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国内汽车市场仍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高熔共聚等聚丙烯关键材料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