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暖经济”逐渐升温。近期,从保暖服饰到取暖设备,再到热气腾腾的美食,衣、食、住、行等行业的冬季产品迎来消费旺季,众多商家紧盯消费需求,抓住“冷”商机,为消费市场增添浓浓暖意。
保暖服饰站上风口
近期,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羽绒服、大衣、毛衣等冬衣成为人们御寒的必备之物。
11月29日,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一家保暖衣物品牌店内,孙女士正在试穿最新款的羽绒服。“前两天降温太快,最低气温眨眼间就降到零下,我赶紧来添置两件厚衣服。”孙女士告诉记者。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正在试穿的羽绒服,孙女士的购物筐里还放着刚刚挑好的帽子、围巾、手套。
在各网购平台上,御寒服饰近期销售数据也颇为亮眼。拼多多数据显示,11月以来,羽绒服、保暖内衣、秋衣秋裤等品类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50%,东北地区订单量同比增长80%。唯品会数据显示,11月下旬以来,女士羽绒服、儿童保暖内衣等品类已经跻身平台细分品类销量前五名,儿童羽绒服、男士羽绒服近期销量也持续增长。
取暖家电热销
取暖设备近期也成为抢手货。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11月中旬以来,暖风机、踢脚线式电暖器等产品销量不断提升,同比增长均超过50%。
南京苏宁易购大桥北路店导购员介绍,立冬以来,进店购买取暖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
其中,踢脚线式电暖产品凭借移动便捷、安全性能强以及外观简洁等优点,最受用户青睐,成为线下取暖单品之王。
从消费特点看,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消费者既注重取暖速度,也注重舒适度。苏宁易购数据显示,不少消费者选择“发热快”“风口大”的高塔暖风机产品。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一些“取暖神器”迎来热销。发热坐垫、智能保温杯成交额同比增长逾5倍,电热毯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20%。
“暖”餐饮人气旺
随着气温逐渐转凉,吃一口热气腾腾的美食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火锅、热饮等纷纷迎来销售小高峰。
临近吃饭时间,北京朝阳区一家“网红”火锅店内已座无虚席,门口也聚集了不少排队等待叫号的食客。“要是现在排队的话,估计要等两个小时左右。”店内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虽然我们店的客人一直不少,但近期气温明显降低,店里的客流明显增多,排队等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此前客人差不多要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最近基本上要等两个小时以上。”
不仅火锅受热捧,夏日最爱的“冰美式”也已被暖心暖胃的热饮取代。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许多茶饮品牌近期纷纷推出新的热饮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一家奶茶店内,一排制作完成的饮品等待取用。与此同时,新订单不断涌入,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最近,店里推出一款中式蜜桃乌龙热饮很受欢迎。仅今天上午,我们就制作了近百杯。这几天降温,热饮消费明显增加,点单高峰会一直持续到晚上。”服务员一边制作奶茶,一边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美团数据显示,11月9日至11月23日,全国砂锅菜、炖品外卖的搜索量分别同比增长278.5%、185.7%。火锅、热奶茶的外卖销量同比增长77%、20%。
多位专家表示,抓住冬日“冷”商机,巧妙利用寒冷季节特有的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还可以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