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03 00:19:10 股吧网页版
存款降息进入“深水区”!今日执行的兜底条款如何影响对公存款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樊

  进入12月,银行的存款利率再度迎来新变化。11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以下简称《非银同业存款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以下简称《“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自律倡议》),并从12月1日起执行。

  多位银行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已经执行两项倡议。不过,如在对公存款中增加利率调整兜底条款,主要是在新增的存款中增加,对于存量的对公存款目前仍在研究方案之中。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两项存款利率调整的倡议,都将对银行净息差产生积极影响。

  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管理或将改善银行净息差2个基点

  在这两项倡议中,业内人士格外关注《非银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该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

  有银行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由于此前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并未纳入自律管理机制,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不跟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动,因此其利率往往高于普通存款利率。未来,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或将为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

  “现在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35%左右,非银同业活期存款上限为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当前为1.5%,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定价的当前区间为0%-1.5%,银行可以尽量压低同业活期利率以控制负债成本。”有银行研究人士预计,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全面降至1.5%及以下。

  对于非银同业存款的规模,根据华源证券的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金融机构非银同业存款余额达31.2万亿元,其中,非银同业活期存款规模或达15万亿元。华源证券预计,当前股票及期货保证金存款规模5万亿元左右;今年三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银行存款合计7.31万亿元,今年三季度银行理财持有的银行存款规模或达8.2万亿元。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告诉记者,他测算的18家样本银行数据显示,18家样本行2024年二季度末同业存款规模约28万亿元,其中即期偿还部分15万亿元,占比53%左右。若以此扩展,4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付息负债规模合计260.3万亿元,其中同业存放、拆入款项24.9万亿元、4.8万亿元,合计29.8万亿元,假设42家上市银行同业活期存款占比同18家样本行一致,即均为53%,对应同业活期存款规模15.8万亿元。

  “将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后,预估非银活期存款利率降幅为20个到40个基点,对应减少样本行利息支出300亿元到600亿元,改善净息差1.1个到2.2个基点。”王一峰预计,中性假设下,将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后,预估非银活期存款利率降幅为30bp,涉及规模15万亿元左右,对应减少银行体系利息支出450亿元,改善银行业净息差2bp,其主要影响将在明年一季度体现。

  对公存款将引入利率兜底条款减少存款跨行搬家

  《“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自律倡议》要求,在对公存款中“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

  “存款服务协议”是“银行与对公客户签订关于框架性服务内容的协议,其中包含利率等多个存款关键要素。客户可在协议期内任意时间办理协定存款、定期存款等业务,并提前锁定未来一定时间的利率”。在锁定存款利率的情形下,即便实际存款并未发生,但客户依然可以以“服务协议”约定的价格进行存款。

  “我们已经按此执行了,新的对公存款协议中已经加入了相关条款。”有银行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但存量的对公存款如何变化目前还在观望。

  另有银行人士指出,该协议设置了1年的过渡期,这意味着1年内到期的存量对公存款可以自然到期。事实上,此前自律机制已经针对以“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行为进行了整顿,大幅压降了对公存款的利率,而该倡议则是让利率传导机制在对公存款利率上进一步得到体现。

  王一峰认为,此举主要考虑的是提升利率自律的效果,保证各会员银行在利率变化时“齐步走”,同频共振,避免不必要的存款运动。“利率调整兜底条款”针对的是银行与对公客户签订的“存款服务协议”锁定存款利率的情况。

  他认为,“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引入,有利于降低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快反映政策导向,减少存款在不同银行间跨行搬家。短期看,是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的举措。

  此外,有权威人士还指出,老百姓的定期存款利率不受影响。只要资金已经存入银行的定期存款,都按存入时的利率执行到底,在存期内都是不变的,无论是三年期还是五年期,老百姓对此无需担心。新增存入资金要按当时的利率执行,这不是新规定,而是对已有政策的规范执行,主要是避免个别大企业和机构用存款服务协议规避利率政策调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