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隽在“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上海站活动中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股交中心的培育平台为企业提供从治理结构优化到挂牌辅导的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规范化、市场化运作。尤其是通过“绿通”机制,许多企业实现了从专精特新板到新三板、北交所的平稳过渡。截至目前,已有110多家企业从上海股交中心成功进入新三板,42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
自上海股交中心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是国内最早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之一。“当时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概念尚不明确,甚至没有一个成熟的制度框架。但我们坚持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出发点,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市场的路径。”张隽说。
张隽表示,根据证监会对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和“苗圃”的定位,上海股交中心的使命不仅是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更是为资本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截至目前,上海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已上板企业达279家。其中,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占比超60%,基金投后企业占比超40%。
“仅仅作为交易场所是不够的,上海股交中心的目标是成为‘平台+生态’的综合性服务提供者。”张隽表示,通过资源整合和跨机构合作,上海股交中心逐步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例如,上海股交中心推出了专板企业服务,专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通过联合金融机构、投资人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上海股交中心为这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本市场支持,包括融资、信息披露、治理辅导以及并购支持。
当前,股权投资市场信息不透明困扰行业的发展。张隽表示,上海股交中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提升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度。“我们希望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和严格的监管,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展现自身的真实价值,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张隽说。
张隽透露,上海股交中心近年来不断深化服务内容,并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目标,推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例如,上海股交中心正着手优化交易规则,提高市场流动性,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和服务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
尽管成绩显著,区域性股权市场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张隽坦言,目前区域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尚待提高。各地市场在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方面也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区域企业的融资效率。
“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好N板和E板的功能,增加流动性,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更顺畅,提升区域性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能级。”张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