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获受理。这是证监会《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
招股书显示,西安奕材当前有61名机构股东,其中41名为私募基金,包括IDG资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综改基金等知名投资方,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00.05亿元。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也通过子公司及关联基金“押注”了西安奕材。
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
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八条”,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第一条即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西安奕材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12英寸硅片头部企业。该公司由中信证券保荐,拟通过科创板IPO募集资金49亿元。随着其IPO申请获得受理,西安奕材成为“科八条”后首家由上交所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西安奕材实现营收2.08亿元、10.55亿元、14.74亿元和14.3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48亿元、-4.16亿元、-6.92亿元和-6.06亿元,尚未实现盈利。截至2024年9月末,该公司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分别为-17.79亿元和-4.68亿元,存在未弥补亏损。
针对西安奕材尚未实现盈利,中信证券提到,该公司12英寸硅片生产线为近年新建且处于产能爬坡过程中,持续处于客户开拓过程中,产品结构继续优化,上述产品生产线陆续投产,相应的机器设备转固,导致固定成本较高。
就科创属性,招股书提到,西安奕材主要满足四项指标,包括:2021年至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为4.20亿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营业收入从2021年2.08亿元增至2023年的14.7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6%;截至2023年末,拥有研发人员222人,人数占比约12%;截至2024年9月末,已获授权发明专利合计486项。
吸引众多投资机构押注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知名机构都投资了西安奕材。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今,西安奕材已完成六轮融资。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共有62名股东,其中机构股东61名,自然人股东1名。机构股东中41名股东为私募基金。
其中,较为知名的投资方包括三行资本、IDG资本、源码资本、国开科创、广投资本、泓生资本、越秀产投、毅达资本、众为资本、国寿股权、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渝富控股、金融街资本、长安汇通、国投创合、上海综改基金等。
2023年5月,西安奕材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这是最后一轮融资。202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5名股东又通过受让原股东毅达鑫业所持全部股份入股。该次转让交易在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200.05亿元基础上溢价约20%,折合每股价格6.89元/股。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也投资了西安奕材。招股书显示,中信证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证投资以及关联方长峡金石(武汉)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四川川投金石康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间接持有公司 4.2463%股份,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中证投资以及中证投资参股企业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持有公司 5.6955%股份。
目前,西安奕材控股股东为奕斯伟集团,直接持股比例为12.73%,与一致行动人宁波奕芯和奕斯欣盛、奕斯欣诚和奕斯欣合三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比例为24.93%。此外,直接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的股东还有陕西集成电路基金和二期基金(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9.06%和7.5%。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招股书中风险提示中提到,由于发行人控股股东奕斯伟集团控制的奕斯伟计算已实施多轮股权融资。根据奕斯伟集团与奕斯伟计算现有投资人签署的相关协议约定,特定情形下奕斯伟集团需承担回购投资人股权的义务。若前述特定情形实际发生,且奕斯伟集团没有足额自有或自筹资金,奕斯伟集团存在通过出售发行人股份筹措资金来履行前述回购义务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