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近日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显示,95后人才倾向前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深圳连续两年位居榜首,东莞首次进入榜单前十。
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7-29岁)。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来看,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无锡、东莞进入前十。
其中,深圳已连续两年位居榜首。数据显示,深圳的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高出全国总体流动人才0.7个百分点。分析认为,深圳注重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环境,积极打造聚才高水平事业平台,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增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深圳还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叠加创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较多工作岗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深圳就业。
东莞今年首次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十。2022年以来,东莞持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建以“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为核心,“1+1+28”系列政策为支撑的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工作补贴、薪酬补贴、人才综合补贴等各项福利政策,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从细分指标来看,一线、强二线城市吸引高学历人才。其中,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集聚高学历人才,合计占比19.2%,但较去年下降1.4个百分点,集聚效应有所下降。南京、杭州强二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的集聚效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成都大学生数量在西南地区靠前,拥有先天人才优势。南京人才后备队伍雄厚,截至2023年,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排名第8,位居长三角首位,且落户政策宽松,吸引人才。杭州近年加入“抢人”大战,浙大系企业的“抢人”风头强劲。
创新方面,粤苏两地创新活力较强,每百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前十的城市中,5个位于广东,3个位于江苏,其中深圳、苏州分别位居前两位。此外,收入方面,一线城市及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有优势;而文娱方面,旅游城市拉萨排名靠前,带动整体指数排名跻身前50名。
从人才流动趋势来看,今年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明显,东部地区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约17%,明显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4%。分线看,95后更向往一、二线城市,今年一二线城市对95后人才的留存力较去年有所上升,三、四线城市净流出趋势有所收窄。分城市群看,95后更倾向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而京津冀净流入占比较去年有所下滑,成渝和长江中游持续净流出,五大城市群合计净流入占比为12.8%,远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9.8%。
报告指出,要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交通设施等布局,以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