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位于江苏东部、黄海之滨,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的城市,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正因独特的资源禀赋,盐城成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前正全力打造“风光名城、绿能之都”。
作为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的盐城,正迎风沐光,向海图强,打造出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具有盐城特色的零碳产业园建设路径,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双碳”行动力的重要窗口。尤其今年以来,盐城以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抢抓“双碳”机遇,按照国家和江苏省工作部署,高标准编制实施《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接下来,盐城将聚焦能源、产业、节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在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海上“能源岛”开发、碳排放双控等方面,加快形成更多试点示范成果。
能源深度脱碳转型
盐城拥有582公里海岸线、683万亩沿海滩涂,沿海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徐志摩有一句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用在盐城特别合适,因为一年365天,有300天都是晴天。”盐城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这样推荐盐城——阳光对盐城毫不吝啬,这里年光照时间长达2280小时,为光伏发电提供优越条件。在盐城,一排排光伏板列阵“捕光”,年发电利用小时数约12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
驱车行驶盐城的沿海公路,一座座百米高的“风车”临风矗立、随风“起舞”,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每秒7.6米,远海更是接近8米/秒。盐城拥有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海上风电规模接近江苏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容量3000万千瓦,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
无限“风光”资源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风电产业为例,盐城用心培育了全球领先的产业基础。这里云集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华能、大唐、华润、中广核、国投电力、三峡新能源等“五大六小”所有新能源开发央企,集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知名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亨通海能等一大批零部件领军企业,构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其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
在光伏产业方面,盐城牵头申报的盐常宿淮绿色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近日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集群申报牵头城市,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光伏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中,盐城位列全国第一,同时综合产能同样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去年产值超千亿元。
如此盐城,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也是江苏首批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示范城市。截至10月底,盐城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83万千瓦,同比增长16.7%;1—10月新能源发电2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4%,占盐城全社会用电量超六成。
在近年来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盐城大力招引新能源“风光氢储”领域的龙头企业,拉长新兴产业链条,打造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生态。目前,累计建成金风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车电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规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0%。
在迈向碳中和的新征程中,盐城将在全国率先启动百万级深远海示范项目,推进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合作,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
向绿而行竞逐零碳
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向“绿”而行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盐城将持续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为“双碳”战略落地贡献更多绿色动能。
向“绿”而行,绿色转型,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成为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成果。数据显示,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年内重返千亿元,一汽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基地5月投产以来,奔腾小马累计产销超4万辆;悦达起亚产销20万辆、同比增长71%。建成全世界最大的智能网联多功能柔性测试广场——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大力培育绿色制造企业标杆,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园区3个,省级绿色工厂59家。
目前,盐城正围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五化”路径,推进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集聚绿色低碳创新要素,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奋力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下好先手棋、勇当排头兵。
建设零碳产业园,是一场硬仗,推动园区产业绿色转型、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其中,以绿电就近就地消纳和可溯源为目标,布局建设绿电专变、绿电专线,3家零碳产业园全部实现核心区可溯源绿电接入。同时,在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中,盐城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紧扣“发得多”扩大“绿电源”,紧扣“送得出”打造“绿电廊道”,紧扣“用得好”推动“绿电存储”,3个零碳产业园被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园区试点。此外,大丰港经开区、射阳港经开区入选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在江苏全省率先形成绿电物理可溯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能碳智慧管理平台建成运营,BSI(英标协会)等16家国际国内知名机构入驻。该园区正积极探索“绿电+氢能”模式,着力招引有绿电需求的外资外贸项目,为有绿电需求的企业提供多样化、国际化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目前,总投资554亿元的40个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其中,总投资24.3亿元的岚泽大丰港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是园区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产出绿色甲醇。”江苏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晓强说,在航海燃料领域,岚泽的绿色甲醇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碳的替代燃料,可为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无独有偶。2022年启动建设的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志在打造长三角首个全绿电零碳示范园区。目前,该园区正加快推动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利用体系,鼓励推动企业优化生产模式,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展清洁生产,实现最大限度节能降耗。为向园区绿电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更多企业参与绿电交易,今年5月,射阳港零碳产业园成立全国首个园区级绿电绿证服务联合体。数据显示,1—10月,盐城绿电交易达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倍。
此外,滨海港零碳产业园立足港区优势,持续挖掘“绿电+冷能”独特资源禀赋,将LNG的潜力逐步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6月30日,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一期扩建工程实现机械完工,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全面建成。事实上,使用LNG需先将其“敷热”变成气态,才能进入国家管网对外输送,在此过程中LNG会吸收热量,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冷能。冷能是宝贵资源,在滨海港片区LNG冷能交换中心建成投运后,将通过回收和利用LNG在汽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基于自身诸多比较优势,盐城具备零碳产业园建设和探索的五大基础条件,可以承载绿色产业转移、满足大规模绿电需求、承接绿色技术溢出转化、提供多元应用场景、先行先试提前布局,还将为零碳产业园建设提供更多示范。事实上,近年来,盐城开拓了碳汇、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模式创新,开展了直流电、储能、氢能开发等技术探索,其绿色发展新赛道不断拓宽,高质量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2023年,盐城全市工业实时开票销售突破1万亿元,其中与绿色能源相关的新材料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手握“天蓝地绿”生态底牌的盐城,正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打造绿色宜居之城,坚持生态惠民,让民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盐城是一座滩涂绵延、鹤舞鹿鸣的生态之城,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这里建有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麋鹿、丹顶鹤、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世界闻名,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到黄海湿地停歇、换羽、越冬。
近年来,盐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2022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去年新春后的首个工作日,盐城“新春第一会”便是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推进会议,按照计划,盐城将力争到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初步展现现实模样,到2030年成为推动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城市。
盐城不仅能源、生产、生态更“绿”了,生活也将更加宜居宜业。一方面,盐城正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今年1—10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5.6%,江苏第一;另一方面,盐城也正不断提升美丽宜居城市品质,让广大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一组数据显示,盐城新增绿地310公顷,改造提升绿地305公顷,建设绿道64.4公里、林荫路27条,建成口袋公园144个。
作为射阳港零碳产业园生活配套服务区,射阳港零碳社区在社区建造、运营等各阶段实现区域内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零,目前已正式投用,入住周边企业专家人才、产业工人1500多人。
在零碳社区,目光所及皆是让“零碳生活”成为现实的创新尝试:光伏太阳花利用控制系统自动追踪太阳方向,使太阳能利用率最大化;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每天产生绿电2700千瓦时,可容纳7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服务中心外立面采用光伏幕墙,可实现年发绿电11万千瓦时……
“通过建设光伏发电等项目,零碳社区每年发出的绿电就有250万千瓦时,在完全满足社区用电需求的同时,还能余电上网。”射阳县沿海投资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副主任李烨说。据测算,社区内产生的绿电,可节约标煤800吨,减少碳排放2000吨,相当于种11万棵树。
零碳社区、零碳长廊、零碳公园、零碳公交、零碳市政……诸多场景在盐城落地应用,这里正加快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零碳生活场景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