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容家在东北小城,作为微短剧用户的一员,60多岁的她始终走在潮流一线。平时没事的时候,她会刷刷微短剧消磨时间。当下,曾经十分爱看微短剧的她,却觉得有些微短剧的情节过于磨叽、没意思。
“希望编剧能写得有意义一些,多写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禾容说。
禾容对于微短剧内容所提的更高要求正逐渐成真。不少人对于微短剧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土”和“俗”的阶段,但当下已经有所变化。随着越来越多专业力量下场,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内容创作和制作,微短剧选择越来越多元,制作也更加精良,让观众能享受更好的视听体验。
“上头” 微短剧也能让受众得到文化享受
随着“第16次宇宙文明”字幕缓缓出现,集合了科幻、未来世界、三星堆等元素的微短剧拉开序幕。在这个故事的设定中,未来科技迅速发展,地球古文明遗迹发生变异,而解决文明危机的钥匙就藏在三星堆文明之中。横贯古今冒险之旅的情节,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让人直呼过瘾。
这部名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的科幻题材微短剧使用AIGC技术,由博纳影业出品制作。题材和新技术应用的双重创新,让其与众不同。
好看的微短剧不止这一部。《重回永乐大典》聚焦古籍保护,《东坡先生赶考记》则将诗词歌赋、民俗知识融会贯通……这些微短剧不仅让受众看得“上头”,也让受众得到更多文化享受。
越来越多好看、精品微短剧出现的背后,是规则的明晰和行业发展方向的确立。
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正式实施,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强调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相关规则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微短剧不仅在内容创作和质量方面持续提升,更像是一条纽带,联通各方,激活行业的正能量。
今年1月,广电总局表示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积极探索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跨界深度融合。
“我特别看好微短剧的产业应用,比如‘微短剧+’。未来的一种传播方式是以微短剧的形式,叠加内容创作和文化宣传。这样有助于多行业、多产业的渠道宣传与应用。”微短剧出品人赵微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专业力量下场,目标指向精品化
微短剧满足了用户碎片化时间看剧的需求,其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近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呈稳步增长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让微短剧“有意义”“好看”上,市场动作频频。近段时间以来,多家大厂高调宣布入场微短剧赛道。无一例外,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制作精良、内容优质的微短剧。
今年9月,爱奇艺宣布将推出“短剧场”和“微剧场”,这两个剧场内的微短剧是爱奇艺 VIP会员专享,无须另外单点付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长短视频在创作上的融合;11月,湖南卫视、芒果TV发布了120余部微剧微综,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用做长剧的标准投入微短剧制作。
优酷、腾讯先后更新分账规则,目标仍然指向精品化内容创作。
正如《白皮书》所说,政府护航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精品化”是行业共识。微短剧制作成本不断上升,创作者创作心态放稳,从追求爆款转向提升剧集平均质量,头部作品长尾效应初显。
“当前长视频平台都在下场做微短剧,他们对于微短剧的质感、价值观要求会很高。预计明年长视频平台做的微短剧将会大爆发。”一位IP开发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据他介绍,当前较为常见的合作模式是三方合作:一方提供IP,内容拍摄则由业内头部影视制作公司负责,制作完成后在头部长视频平台独播。
专业力量下场精品微短剧,也在探索微短剧由竖屏转横屏的各种尝试。如爱奇艺“短剧场”以横屏内容为主,每集时长为5~20分钟;腾讯精品短剧分账明确仅限横屏项目合作;抖音与周星驰联合开发运营的“九五二七剧场”,上线微短剧均采取横屏模式。
上述IP负责人介绍,横屏可以理解为竖屏的升级版,它在观影的舒适度、信息呈现的丰富度上都有指数级别的提升。
“之前微短剧都属于竖屏形式,现在长视频平台下场做精品微短剧后,大家都很关注横屏的微短剧。微短剧如果想要讲好故事,1分钟微短剧信息承载能力确实有限,我的判断可能最后的趋势是长剧时长变短,短剧时长在变长,5~10分钟范围内的横屏微短剧或许更为适宜。”上述IP负责人说。
(应受访者要求,禾容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