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1-28 01:22:20 股吧网页版
《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编制完成 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来源:信息时报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下称《规划》),作为广州在海洋领域的首个战略性、纲领性的中长期规划,《规划》将为广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篇章、争当海洋强国建设的排头兵提供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规划》将海洋领域作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创新驱动、陆海统筹、合作共赢,以“世界领先的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为战略定位,打造世界一流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海洋新质生产力先锋、世界海洋开放合作枢纽、全球海洋生态文明典范。

  总体格局:“一带三区,串珠成链”

  广州位于南海之滨,通江达海,腹地广阔,历经两千多年的城海共融,随着珠三角地貌的演变,海岸线不断向南推移,广州城市的发展也紧随海洋步伐,融湾向海,走向世界。

  2023年7月,广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提出“全面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思路举措,面向高质量发展,发挥创新优势,链接全球资源,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湾区发展。2024年9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城市性质中赋予了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定位。

  《规划》充分落实广州2049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两江东进,两洋南拓”的空间发展方针,结合“优近拓远,江海联动,城海共融”的发展原则,提出“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总体空间格局。

  “一带”

  在珠江—东江—狮子洋—伶仃洋沿岸地区,布局海洋科技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集群以及相应的城市配套,形成汇聚全球顶尖海洋创新资源,构建富有广州海洋特色、多元活力的世界级海洋创新发展带。

  “三区”

  中部海洋创新区:以珠江前航道沿岸为核心,布局海洋研发、文化、总部等新功能,激活中心城区老城市海洋新活力,助力老城区“历史文化核”品质提升。

  东部海洋创新区:以环狮子洋黄埔中心、东部中心、莲花湾等为核心,重点发展国际航运、海事仲裁、海洋金融、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高品质现代海洋服务,衔接两江东进,助力提升“现代活力核”功能。

  南部海洋创新区:以伶仃洋北部的南沙湾、龙穴岛、万顷沙为核心,推动港产城融合互动,支撑南沙“未来发展核”全面建设,打造海上南沙新区。构建功能联动的“前港、中区、后城”的空间格局,在南沙港区积极推进新一代港口建设,在龙穴岛中部、万顷沙、大岗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科技产业集群,在南沙湾、明珠湾、南沙科学城、龙穴岛北部等区域发展高端海洋服务。

  “串珠成链”

  培育多条从内陆向海延伸的海洋创新链,链接全市域的海洋科技、产业,服务功能片区,整合资源,推动全域向海发展。

  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发展路径

  路径1 科技兴海——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海洋科创力量加快集聚,海洋科研体系逐步完善。当前,广州拥有7位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66家涉海科研机构(含高等院校22所),4处重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34个省部级以上海洋重点实验室,27个省级以上海洋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深水科考专用码头、大洋钻探岩心库等一批涉海科研机构和平台相继建成使用。

  《规划》面向国家战略方向和国际海洋前沿,加快高等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织密产学研用一体贯通的海洋科技创新网络,提升广州海洋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水平。

  抢占世界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聚焦深海极地、绿色低碳、智能感知等战略性、基础性领域,提升广州海洋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水平。

  建设高等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国家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广州在大洋钻探和深海极地科技装备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统筹布局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打造高效率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平台,积极承接国际海洋科学领域成果转移转化;强化重点产业链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便捷、高效应用,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巩固高水平海洋创新人才高地,强化海洋学科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产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加强高技能海洋人才培育。

  路径2 产业强海——争当全球海洋新质生产力先锋

  2023年,广州海洋生产总值超3700亿元,同比增长9%。全市海洋经济活动单位约3万家,其中规上企业超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海洋产业竞争力较强,航运服务业、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规划》按照“国际所趋、国家所需、南海所有、广州所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高附加值为特征的全球海洋新质生产力先锋城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四大新兴产业,前瞻部署未来空间、未来能源、未来信息和未来健康等四大海洋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打造高端国际航运服务枢纽,积极吸引航运相关企业或机构集聚发展,提升基础航运服务,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海事服务水平,持续增强海商法律仲裁服务,打造“双循环”的海上枢纽。

  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提质增效,提高港口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推动海洋物流运输提质增效,推动海洋渔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海洋主题消费新场景,用海洋科研资源赋能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广州产业全面下海。

  建设功能鲜明的海洋创新产业园,促进海洋创新优势资源向滨海重点片区及园区集中,作为承载全市海洋创新发展的战略性重点地区,近期致力打造10个海洋创新产业园区,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发展空间。

  路径3 开放活海——打造包容共享的世界海洋开放合作枢纽

  广州在南部海洋经济圈和东南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是环南海地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规划》围绕加强广州现代海洋服务和治理效能,强化广州作为国家治理海洋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地位,提出促进大湾区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推动环南海地区、国际友好城市携手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等发展路径。

  推动区域海洋协调发展,深化大湾区海洋经济互动发展格局,共建大湾区国际海洋都会;统筹粤东、粤西两翼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海洋产业布局,牵引形成现代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带,推动全省向海发展,助力建设海上新广东;对接北部湾、海南自贸港、海西城市群,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联络,共建南部海洋经济圈。

  推动环南海地区海洋合作,建设环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圈,推动环南海地区海洋合作共赢;建设面向东盟、辐射东南亚的海洋合作交流中心,成为国家经略南海的治理合作重地。

  拓展国际“蓝色伙伴”朋友圈,增进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创新合作,提供多元国际海洋公共服务,积极对接国际海洋组织和参与国际海洋计划,共建和平包容的海洋命运共同体。

  路径4 生态护海——树立江海共生的全球海洋生态文明典范

  广州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绿美广州建设成效显著。《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立足广州河口型海洋城市特征和资源本底,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有序开发海洋资源,探索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新范式。

  推动海洋生态高水平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广州河口型海洋城市特征和资源本底,加强“生态红线+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滨海湿地+海岸带”系统修复和“流域+近岸+海域”环境治理。

  加强海洋资源高效率开发利用,加强海洋资源调查评价和确权登记,推进海洋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

  探索海洋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推动海洋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智慧港航和南沙港区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强海洋工程装备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生态价值核算、典型生态系统碳汇增汇固碳机制研究,探索海洋生态资源权益市场化交易和海洋生态产品证券化路径和模式,探索“红树林+”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路径5 文化亲海——营造城海交融的岭南风韵海洋名城

  《规划》深入挖掘广州海洋文化资源,推动传统与现代海洋文化融合发展,塑造广州特色海洋城市风貌,打造出新出彩的海洋文化名片,促进海洋文化和滨海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保护传承海洋传统文化,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活化利用,强化海防文化联动,保护涉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育丰富现代海洋文化,在坚持传承发扬海洋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健全海洋科普体系,发展现代海洋旅游休闲产业,推动海洋文创与现代科技融合。

  营造活力缤纷的海洋城市风貌,以海洋作为滨海空间风貌体系的主界面,链接沿岸山体、河流、城市景观,挖掘历史、人文、产业特色,打造“一带三区五湾十景”特色海洋城市风貌体系,充分展现广州的“海洋味、岭南风、水乡韵、创新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