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施晨露
大学路后街伟德路,侦探主题书店“谜芸馆”的墙上,有作家马伯庸留下的三个字——“活下去”。今年7月,店主、推理小说家时晨发布了谜芸馆将在租约到期后歇业的告示。小书店能不能“活下去”,一时引起多方关注。
就像推理小说的转折,昨天下午,谜芸馆微信公众号发出“继续营业通知”:“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和创智天地的帮助下,我们这艘承载着推理梦想的航船得以避过风浪,继续扬帆,继续给推理读者提供一方交流的天地。”
时晨告诉记者,一个月前,五角场街道与他取得联系,提出了支持方案,“正式确定是在一周前,我的心一直悬着,现在终于落地了。”
谜芸馆的前身是时晨经营的第一家书店——孤岛书店。2021年4月,它在南昌路一条小弄堂尽头开业,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大陆第一家侦探书店。当时,时晨如此写道:“在这个时代,开书店是一件逆潮流的事,是百分之百的赔本买卖。那又怎么样呢?人生难得任性一次。”他还说,开这样一间小众主题书店,“如果发生,首先应该发生在上海”。
孤岛书店在2022年3月宣布结业。2022年11月,谜芸馆开始装修,2023年1月24日营业。同一条马路上,复旦旧书店、谜芸馆、悦悦书店先后开业,形成一个小小的书店生态圈,几家书店经营者互相“支招”,差异化吸引不同读者群体。专攻推理小说赛道的谜芸馆在近两年时间里办过30多场推理小说讲座和交流活动,开出网店,开发文创,在不少推理小说的读者心中是“推理作者和爱好者最友好的交流平台”。
“当时在孤岛书店没能实现的东西实现了。”比起坐在书房里写作,时晨更直接地从销售端感受到读者的状态与需求,“我发表过不少在推理圈引起激烈讨论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推理小说的担忧”。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空间,他发现,一家书店“确实可以影响一些人,可以让更多作者、作品被人知道”。
谜芸馆接待过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让时晨印象很深的是,一对从日本来的老夫妇进了书店,用不太熟练的中文与他交流,“他们在日本得知上海有这样一家书店,还带着我的作品来,让我非常惊讶”。就在11月,一位爱尔兰读者多次前来书店,原来这位推理小说迷即将离开上海,希望把自己的旧书留给谜芸馆。“那天,我们一单生意也没有,反而花钱买了他的书。”时晨晒出一摞外文推理类图书,用推理小说家的笔法绘声绘色写下这段书店故事。
“对书店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从没抱过希望。”7月发出闭店决定,时晨表示,自己经过“反复考虑”。尽管如此,他不认为开书店这件事“失败了”,并承诺推理迷“等时机成熟,条件允许,一定会再把谜芸馆开起来”。
“大部分书店老板不会开第二家书店,而我开了。因此,大家也相信我的这个‘保证’。”9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时晨说,“如果市区有5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我都不排斥看看是否合适。”
“恭喜‘续命’成功!”11月26日,谜芸馆确定能继续营业,有读者留言“这是今年最棒的消息之一”;有读者表示“回国再去打卡一次”;一位江苏读者的兴奋溢于言表,“天下就是有不散的宴席,下个月再来”。
时晨告诉记者,五角场街道以购买阅读服务的方式支持书店,“可以覆盖书店约四分之一的运营成本”。比起资金,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一份信心的注入,“感谢五角场街道和创智天地,感谢媒体的报道关注,感谢支持谜芸馆的顾客和朋友们。”
新的一年,谜芸馆已有不少新计划。“首先是办常态化的读书会,由领读人带领,每半个月读一本书,再线下讨论、分析,甚至可以邀请作者一起到现场交流。”去年底,谜芸馆首次发起“2023推理小说榜”,分为“国内”“海外”“非虚构”三个榜单,成为国内第一个由书店作为第三方发起的推理小说榜。“今年底,我们要办一次2024榜单的线下颁奖活动。”时晨表示,“今后每年持续办,争取形成影响力。”
对这家小书店来说,深耕专业领域,书依然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