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发布。报告中,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凭借其在科幻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位列榜单前列。
近年来,科幻产业的蓬勃发展,科幻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许多城市因科幻作品声名鹊起,科幻文化及相关产业也越来越多地扮演起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魅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角色。
本报记者肖雅文
当城市与“科幻”相遇
“科幻和城市化有着很强的联系,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城市文学。”科幻作家韩松曾这样感慨。
在现实世界中,的确有不少城市从科幻中汲取力量,并由此完成城市转型。
南特,一座位于法国卢瓦尔河谷地区的港口工业城市,就因为用好了“科幻”元素,成了全球知名的科幻目的地。
南特位于法国西部,《海底两万里》《80天环游地球》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就出生在这里。1978年,凡尔纳的住宅经改造后,建成了博物馆。
随后,这里便成了许多硬核科幻迷的朝圣地,与凡尔纳相关的书籍、手稿、海报、作家肖像等衍生品也就此广泛传播。“科幻”的种子就此埋下。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产业转移让南特的船舶制造业面临危机,大量厂房遭废弃。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开始面临转型压力。
在政府的鼓励下,这些废弃厂房被支持用于先锋艺术和创意产业,其中蕴含的科幻力量也开始彰显。
2004年,成长于“老厂区”的两名场景设计师建议政府启动一个新颖的旅游项目:建造一批充满着蒸汽朋克风格的机械动物。于是,凡尔纳与达·芬奇的机械构想以“机械巨兽”的形象呈现。昔日的造船厂和货仓被改建成了一座337公顷的“蒸汽朋克乐园”。
此外,他们还将“科幻”元素融入了当地的装置艺术、街头艺术、戏剧、马戏和庙会等多种艺术领域,由此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南特机械岛。机械岛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南特一跃成为法国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第二名。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西班牙的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作为一个城市更新的文旅项目,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的建造同样承载着一个古老城市面临转型的压力。
政府在老河道内建造了与周边老城区形成强烈反差的艺术科学城,让这些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建筑群吸引剧组来此取景。
为了鼓励影视作品的拍摄,当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拍摄项目在巴伦西亚本地花费超过200万欧元的,可以获得最高25%的拍摄补贴;拍摄聘用当地人员达到一定比例,还可以免除占用公共空间拍摄的费用……
于是,在众多科幻IP中,我们都能看到这座小城的身影,《星际穿越》《明日世界》《西部世界》《神秘博士》……伴随着这些科幻文艺作品的持续传播,科学艺术城为城市带来了超3000个新增岗位和1.13亿欧元的收入增长,并成了欧洲游客的重要旅行目的地。
“想象力”变“生产力”
如果说,欧洲小城之所以能以利用科幻元素“出圈”,是源自悠久的科幻历史和成熟的科幻消费市场,那在科幻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各大城市又能否将“科幻”元素融入城市发展中呢?
2015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摘得“雨果奖”,4年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获得48亿元票房佳绩,“中国科幻”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其实,早在科幻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之前,科幻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联就已经被学术界看到了。
2008年,在一篇题为《科幻文化、科幻产业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文章中,作者们就提到,包含科幻文化在内的前瞻文化,可以成为创新型城市之功能、科技、产业、制度等创新的先导或先驱。
在此之后,与科幻产业相关的各项数据、报告等相继出炉。如2016年,首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到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已经出到第八期,中国科幻产业的产值也翻了10倍。
可以说,随着社会各界对科幻产业的认知程度逐渐上升,科幻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类型,对于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转型抓手的中国各大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机会。
于是,2019年,在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的开幕式上,《2019中国城市科幻指数报告》正式发布,城市“科幻指数”的提法首次出现。
从全球范围看,一座城市要想发展科幻产业,的确需要一定的门槛,例如:现代化程度高、产业门类齐全、有一批接受过现代科技教育的劳动者等。
因此,在今年发布的《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中,报告对评估对象的范畴也做了一些限定,即选择我国2023年度GDP破万亿元的26座城市作为研究评价对象。
在指标设计上,“科幻相关政策文件数量”“科幻影视消费力度”“科幻作家数量”“科幻图书出版数量”“科幻活动数量”等诸多与科幻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具体事项,则成为衡量科幻指数的具体指标。
例如,成都在科幻文化传播维度上的得分相对较高。这是因为《科幻世界》杂志社已经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文学专业期刊之一。而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等中国科幻界比较权威的奖项也都诞生于成都。
可以说,有了“科幻指数”,就有了一个相对多维、立体、系统的视角来观察各大城市的科幻发展水平,为各大城市将“想象力”转化为“生产力”提供参考。
让科幻“基因”延续
在今年发布的《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中,上海在“科幻文化传播”这一指标中得分最高。
事实上,上海不仅有着很强的科幻文化传播能力,同样拥有悠久的科幻传统。
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就是在上海的《绣像小说》杂志上连载的。另外,上海还曾是民国时期第一本科普科幻专业杂志《科学趣味》的创刊地。
民国时期,一位名叫陆士谔的上海作家曾在其科幻小说《新中国》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空中翱翔着各式飞车飞艇,可行可停,可升可降,往来自如。”这与今日所倡导的“低空经济”似乎不谋而合。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幻史上的第一部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也出自上海科幻作家叶永烈之手,该书于1978年出版,初版发行就达到了160万册,成为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第一部由科幻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科幻电影。
可以说,在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中,上海从未缺席。
如今,面对国内科幻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作为具有科幻基因的特大城市,上海该如何把科幻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有利的发展条件转化为切实的产业优势,让科幻“基因”发挥更大价值,依然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