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以来,在这轮万众瞩目的股市行情中,年轻人是如何理解股市的?我们采访了几位近期在股市里“小赚一笔”的股民,发现一个现象——在谈及“本轮炒股收益”时,他们都出奇的平静。能让他们兴奋的,反倒是讲述他们在这轮市场行情中,如何调整生活坐标、重新排布家庭资产以及生活优先级。“大多数人对股市未来向好都抱有期待。但这种期待和以前不太一样,不是那种把家当拴在上头的狂热。”一位采访对象这样说。
股市和股市里的人,开始回归理性、慢热的节奏。
经历人生转折点
在市值最低点克服了焦虑
十一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新手妈妈周夕夕决定将刚回本的资金撤走一半。一周后,她将这笔钱投入置换刚需房的首付款中。这套新房放在一年前,是她“根本不能妥协的地段和学区”。
“不想和现实妥协”也是她和爱人去年下半年将所有积蓄投入股市的原因。9月底这轮行情之前,她还因为“距离那个目标反方向越跑越远”而无奈。现在,投入股市的本金虽还没有完全回本,但周夕夕发现自己最初入市时的那种焦虑感消失了。
周夕夕今年31岁,某咨询公司产品经理。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她和爱人小顾一直盯着手机里的股市交易界面。“我们约定好了,无论今天的大盘战况如何,都要把刚在股市里回本的600多万元,拿出50%作为置换新房的首付款。”从股市里撤出钱去买房后,周夕夕感觉踏实多了,毕竟房子永远在那里,也算“落袋为安”。
换房是刚需。去年上半年周夕夕查出怀孕后,摆在眼前的难题就是浦东的两居室不够住了,要换个三居室。到徐汇、静安等学区比较好的地段看了才知道,自己当时的预算很难在那里买到好的三房户型。但如果在自家小区附近换一套房子,只是多一个房间,生活环境和孩子未来的教育环境都是原地踏步,于是他们决定“咬牙踮脚够一够”。
周夕夕夫妇把实现进阶买房的希望寄托于股市。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拿这笔准备买房的钱炒股,其中还包括双方父母“友情赞助”的300多万元。虽知道这样风险很大,但觉得自己学过金融,是“操作能力在一般人之上的玩家”。
最先注入的一笔投资,是周夕夕几年前投资基金赚的第一桶金,本金加利润共47万元。2019年前后,基金投资特别火,她开通基金账户,投了20万元试水。运气很好,不到几个月市值就翻倍了。几个月后,把所得基金都卖出,当时20万元投入增值至46万元的市值。那次太过顺利的投资经历,使她在进军股市时有些掉以轻心。除了自己从基金账户取出来的钱以外,当时爱人小顾买的一个金融产品也刚好过了封闭期,他在两个月内陆续把100多万元资金往股市转移。
小顾在资产管理公司上班,从大学开始炒股,股龄十几年。他当时就是买券商股或银行股。一旦有政策杠杆或其他利好出现,想要拉动整个股市,第一波就会用金融股去拉动,这也是在9月底普涨时比别人更快回本的原因。
最终,他们在股市里投了600多万元,也是预备买房的全部“房款”。但没有预料到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股票跌破净值了。
去年10月,股市波动最大的时候,儿子出生了。那段时间,一面是承受着在股市里亏损的压力;另一面,嗷嗷待哺的儿子每天都有很多计划外支出,生活“一地鸡毛”。原本身边留了小几十万元应付各种日常开销。但因为股市里只有出账没有进账,再加上小顾那两年的工资绩效不好,手边的钱越来越少,警报全面拉响。她考虑过辞退保姆独自带娃,也对家中开销做了“消费降级”。
她在小区里发现可以自动称重回收硬纸壳和塑料瓶的机器,就把家中的废品攒了去卖。几个月后,把卖废品赚的40多元全都提现,“那天我真的太有获得感了,以前从来不认可钱是靠攒出来的。但现在这种几分一角积少成多的钱,让我觉得无比踏实”。
周夕夕重新挖掘身边资源。她发现就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周边有三甲医院的分院,也有九年制学校。以前眼光向上的时候,对平行视线内的一切都缺乏兴趣。“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股市投资不理想才这样的。但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既要又要”的生活,无论是哪种收入状态的人,过起来都辛苦。
人生的转折点,往往会在你已经为“退一步”做好充足心理准备时忽然出现。他们投资的股票从今年9月底开始在一周内“噌噌”往上涨,几天工夫就快要接近投入本金的数字。那一周,几乎身边所有人都在聊股票的话题。
等到在股市里的资金回到本金的九成左右时,周夕夕决定去看房,基本锁定家附近的几个新楼盘,至于原本日思夜想的那几个市中心楼盘,一个也没去看。“我们对未来生活有了新的规划:不为跻身更好的生活所累,也放弃‘鸡娃’。选房时诉求很明确,选一个客厅宽敞、采光好的三居室,孩子有充分的活动空间,父母来了也有独立的房间。”
周夕夕家的经济警报解除了,但这大半年养成的“节流”习惯依旧。“我们对股市还是有期待的。但这种期待,和以前志在必得的状态截然不同。我们去签购房合同那天,按照交易规则,只需要付25%的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之后三个月内可以继续增加首付款比例。当我和小顾商量接下来要追加几成首付时,他打趣说要看持仓的那些股票的表现了。”
开设短视频账号
鞭策自己做个自律的股民
从9月底到现在,90后博主朗天的短视频账号增加近2万粉丝。留言区和评论区里数千条留言几乎全都指向一个问题:明天的股市会怎么样?朗天知道网线那头,是趁着这波行情急于入市的“小白”在盲目“拜师学艺”。作为在股市里浸泡近10年的“老人”,朗天在一遍遍的直播讲述中,发现自己的炒股心态也日益成熟。
面对政策环境日益向好的A股市场,他想要进一步将财经新闻博主的身份发展为第二职业,提点新股民在股市的风浪中拥有自律平和的心态,“这比我告诉你买哪只股票要靠谱得多”。
朗天今年32岁,是一名外贸公司职员。今年9月28日晚上,他做了一场直播,在符合平台规定的尺度内,分享牛市中的心路历程。当时直播间的人一直维持在六七十人。很多是新股民,一直在追问某个股票明天会不会涨。“我没有给他们答案,因为我也没有答案。”
那段时间,市场对利好消息的反应非常强烈。大盘连续一周都是红的,老股民都特别亢奋,新股民忙着跑步进场。
这些在9月底10月初涌入股市的人,让朗天想起十多年前的自己。朗天在2015年3月开户进入股市,本金就是在学校内外各处兼职攒下的3万元。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要去股市赚钱,尽管此前没有学习过任何基础性的知识。那年记得是A股历史上的第二个高点,应该是5178点,他就是在最高点来之前的两三个月入场的。所以炒股的头两个月赚了点钱,但很快就进入过度自信状态。
他说,当时自己炒股实际上就是人云亦云。当时还没有那么多短视频平台的金融大V,但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了,他关注了一堆炒股相关的公众号,每天听各种老师的说法,然后跟风操作,最后阵脚全乱,以亏损1万多元收场。
朗天发现,新股民的情绪完全被股市左右,在极度自卑和极度自信间疯狂摇摆。那个时候他认识到股市不是赌场,需要有系统性的操作理论支撑每一步。
2018年是他在大连一家外贸企业入职后的第三年,他在新城区买了一套房子。因为急需用钱,就把股市全都清仓了。直到2020年初,买房后的债务压力基本缓解,生活理顺了,他才又重新入市。
这次他在每天的操作复盘过程中,把持仓个股的表现和当日相关的财经类新闻、宏观经济政策汇总到一起。并开始挑选有代表性的操作书看,包括技术支持类的、财经理论类的书,还做了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有了自己成熟的交易理论,就一定会赚钱吗?也未必。2020年上半年,他重仓投入半导体产业股,有时一天挣的钱要比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但到了2021年,半导体和光伏行业发展遇到瓶颈,马上反映在股票上。
工作挣钱后,朗天最大的诉求是想给父母买一套距离自己较近的城区电梯房。那段时间,他还买了期货,加了杠杆。但几个月后,又一次被市场教育了,输得很惨。买房后自己攒下的钱几乎都搭进去了。
如今,朗天心态平和了很多,慢慢地,股票市值也回升了50%。回想起来还是很庆幸的。
在9月24日股市大涨后,他开了三次直播,把自己的操作毫无保留地亮出来。毕竟在普涨行情中去谈股市,就是“流量密码”。但他和粉丝们说得很清楚:“我亮出操作,只是为了证明我真金实银在干,不是在耍嘴皮子。你们不能照抄我的思路操作,但我会和你们解释清楚每一个操作背后的风险点,这是你们要看的。”
朗天是一年前开通这个直播账号的,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财经资讯共享。因为自己每天也搜集财经新闻,现在开通短视频账号,只不过把以前写在本子上的内容转到平台上,让需要的人拿去用。在股市处于关键点位时,能通过分析一些新闻事实背后的风向,劝大家保持冷静。
他在10月7日晚上发布了视频,提醒大家10月8日需要防范的入市风险。第二天股市高开低走,甚至没有给人太多操作的机会,他也出来了一部分。两周后,看大盘比较稳了,又把仓位重新调整到六成。经历了9月、10月以后,股票账户里的资金又增加了20%,金额比一年工资还要多。他开直播并不是为了向大家炫耀,而是想告诉大家,股市不是挣快钱的地方,应该有长线作战的准备。
很多新股民心态比较极端,往往抱着挣一票就跑的目的。这种热钱涌入后,会在网络上四处寻找答案。股民的这种心理也被越来越多短视频平台上所谓的“业内人士”利用。这些年接触下来后朗天发现,真正的业内人士根本不会给出直接的投资建议。
这本就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A股市场才30多年的历史,法律和监管制度还在不断完善优化中。成熟的资本市场,活跃的大部分都是专业机构,而我们股市中活跃着大量散户,散户的专业认知本就是参差不齐。有些老股民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但我认为这种归因方法恰恰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这两个月,朗天在股市里的操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也迅速积攒了近2万名新粉丝,他也想借机把这个账号作为自己第二职业的开端。“我已经整理了好几年财经新闻了,明显感受到今年证券市场一些政策改革的力度之大,信息透明化程度明显提高了,散户在股市中的生存境遇在变好。现在谈论股市,大家都觉得有奔头。”
不过,朗天也说了,追求生活的稳定性和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本就是悖论,这是股市教给股民最重要的一课。“今后,希望更加认真严肃地和信任我的人谈论股市,也让账号鞭策自己在股市中一直做个自律的人。” (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