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1-18 17:53:50 股吧网页版
10月税收首次实现年内增长,财政收入降幅缩窄
来源:第一财经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等,财政收入降幅有回升迹象。

  11月18日,财政部公开了前10个月财政收支情况。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8.5万亿元,同比下降1.3%。这一降幅较前三季度(-2.2%)有所缩窄。如果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全国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财政收入累计降幅缩窄,跟10月份税收收入增长相关。

  财政部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增幅继续回升。跟经济关联密切的10月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8%,年内首次实现增长。

  财政部介绍,10月税收收入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一是国内增值税降幅(-1.2%)比1—9月(-5.6%)明显收窄;二是个人所得税增长5.5%,为4月份以来首次正增长;三是随着市场预期明显改善,股票成交额显著放大,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增长1.53倍。

  从前10个月数据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依然呈现税收下滑和非税大幅增长局面。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税收收入约15.1万亿元,同比下降4.5%。这主要受上述特殊因素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等影响。

  分税种看,前10个月,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下降5.1%,主要受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税增长2.4%,主要是成品油、卷烟、酒等产销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个人所得税下降3.9%,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影响;出口退税同比多退1534亿元,有力支持外贸出口增长。

  为了弥补税收减收,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非税收入约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这一增幅较前三季度(13.5%)有所扩大。

  目前非税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各级政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从而拉动非税收入快速增长。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密切跟踪非税收入变化情况,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得乱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除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重要财源,尤其是其中的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重要财源。近些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地方土地出让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3.6万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约3.2万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万亿元,同比下降22.9%。这一降幅较前三季度略有缩窄。

  从财政支出来看,财政部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对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的经费保障,保持财政支出强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22.2万亿元,同比增长2.7%。这一增速较前三季度(2%)略有提高。

  民生支出得到保障。比如前10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5.1%。基建类支出中,农林水支出等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提速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发行任务等影响,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也持续缩窄。

  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约7万亿元,同比下降3.8%。这一降幅较前三季度明显缩窄。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经全国人大批准,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9万亿元,加上2023年结转的1000亿元,财政部下达各地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4万亿元。截至2024年10月末,各地累计发行3.9万亿元、发行进度98%。其中8—10月发行2.1万亿元,超过1—7月发行总额。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重大项目,前10个月投向项目3万余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3000亿元,支持了一大批早晚都要干、具有较强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建设,切实发挥了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积极作用。

  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国务院在每年第四季度确定并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具体额度。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提前下达工作方案,更好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对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

  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资源,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