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嘈杂,李少昆在电话那头回答着证券时报记者的问题,讲述密植滴灌技术如何节水并提升产量,边跟围观学习的种植户打招呼。
李少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玉米首席专家。玉米收获季节,他奔波在新疆、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查看玉米收成情况,组织种植户观摩学习。
他一路记录了各地玉米产量:新疆伊犁喀什镇1.7万亩亩均产量达到1392公斤,比上一年高92公斤;伊犁察布查尔县察布查尔镇薛泉生种植的1200亩均产达到1511公斤;通辽某沙地亩产过吨;河北金沙河种植合作社第一年采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百亩攻关亩产1023公斤,大田千亩连片亩产869.45公斤,较上年亩增产200~300公斤。
“吨产田越来越多了。”李少昆感叹。
不仅普通耕地亩产可以上吨,连沙土地也能上吨,原来不能利用的土地也能利用起来种玉米。种地大户有利可图,成为新种植技术的拥趸,学习热情高涨,这也助推我国玉米单产连年提升,为粮食增产作出贡献。
玉米高产能够走出试验田实现大面积种植,离不开滴灌等技术普及,也离不开大型器械和无人机等现代机械使用。
吨产田越来越多
李少昆近日在内蒙古通辽市奔波,马忠臣总是随行左右。
马忠臣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马忠臣种了1.2万亩玉米,去年亩产1183公斤,今年达到1083公斤,减产原因主要是授粉时有降雨,今年雨水大导致了青枯病。
马忠臣已稳定实现高产很多年。证券时报记者近日来到马忠臣种植地块上,玉米长得比华北平原玉米要高一大截,达到3.5米,长势整齐,紧紧挨在一起,玉米秆粗壮,玉米穗不算大,但是玉米粒长,饱满紧实。
马忠臣是远近学习的标杆,很多人想从他这里学习经验,他也是媒体热衷采访的种地红人。通辽是主要玉米种植区,在玉米成长黄金带,这里有不少千亩规模的种地人。
马忠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想要高产就要密植,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引进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后,每亩地能种玉米6200株左右。
他2015年开始从农资商转行种地,一开始总是种不好,自己琢磨密植,但并不是种得多就能高产,连着种了3年,亏了600万元。
这时候他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新疆奇台实现玉米高产,亩产能达到1500公斤,提供技术的就是李少昆。2018年春节前夕,他辗转到北京寻求李少昆帮助,引进了玉米高密种植等技术,玉米单产由此开始大幅提升。
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新仓嘎查种粮大户赵宏诚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马忠臣种地成功后,形成了很强的辐射效应,他就是跟风者之一。赵宏诚种植有5000亩玉米。
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通辽市签订战略协议,30名专家及博士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进驻当地。这就是“科技包县”、“科技包市”,很多地方也开展了类似合作。
李少昆表示,通辽市当初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在节水补贴退出后,依然能将节水持续下去。通辽缺水形势严峻,传统方式耕作耗水量较大,每生产1斤粮食需要500斤水。李少昆通过技术提升,提高产量来弥补滴灌成本,亩产增加了100~200公斤,滴灌优势被放大。
李少昆2004年研究玉米高产技术时有一个目标,就是试验田亩产能达到1500公斤,普通农田能提升200公斤产量。当初他在新疆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和第四师71团试验示范前,农场玉米平均亩产在650公斤左右,现在农场产量普遍达到12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1663.25公斤,创造了我国玉米高产纪录。
近日,专家组对2024年通辽市玉米单产提升百万亩核心区进行了复测验收。结果显示:万亩片平均产量为1247.22公斤/亩,十万亩吨粮田产量为1042公斤/亩,百万亩核心区测产结果为945.29公斤/亩,三项检测分别创全国粮食主产区万亩、十万亩、百万亩单产纪录。这项技术在通辽市推广了602万亩,辐射带动200余万亩。
密植成农户共识
李少昆介绍,“科技包县”推广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这项技术也是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核心技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密植,第二个是滴灌,第三个是精准调控。
密植就是把原来的每亩4000株,提高至每亩6000~6500株,亩增产200~300公斤干粮;通过精准调控和滴灌,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时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玉米抗逆境能力。
为了做到这些,需要精选耐密种子,通辽地区要保证密植5500~6500株,窄宽行间隔种植;提高整地质量,在玉米播种前要灭茬或旋耕,平整土地,使播深一致,同时使用滴灌设备,滴水出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提高整齐度,避免后期空秆;保障播种质量,使用更先进的播种机械,安装使用北斗导航系统,精细精确播种;适时化控防倒,因密度增加,抗倒伏十分关键,要在拔节后化控一次,防止倒伏;分次肥水管理;将“一炮轰”施肥方式改为根据养分需要在不同生育时期分6次滴灌施肥;另外还需要科学防控病虫和适时收获。
滴灌技术产生自以色列,引入我国后主要在新疆大规模使用,新疆地块大而且大型机械普及率高,能覆盖滴灌成本。将滴灌管带埋于距离地面3厘米的浅土层,以达到将水肥精准灌溉到每一株作物根系的作用。因不需要田埂、水渠,还能节约土地,滴灌实现水肥一体化,免去了施肥环节,可以方便玉米多次施肥、精准施肥,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无流动水还减少了病害,减少了农药使用。滴灌还可以让玉米苗更为整齐,减少玉米高矮不一致造成的争肥争阳光。
密植需要一整套技术配合,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后,易导致株高升高,便于争夺阳光,但根茎不结实,容易倒伏,由于密不透风,还会出现空秆、病害、虫害等问题。所以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的耐密植品种,宽窄行种植,小垄(埋设管带)行距40厘米、大垄(无管带)行距80厘米,增加透风性,在将要拔节时喷洒玉米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度,茎秆增粗,增强抗倒伏能力。
对于更大株数的密植,李少昆表示不鼓励,这是目前比较适合的密植水平。有些种子公司为了宣传产品声称可以达到更大种植密度,但这些公司不大可能为此负责。证券时报记者在当地采访了几个种地大户,都在探索最佳种植密度,有农户称密植更高产量没有增加,只能降低下来。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种植密度,比如新疆伊犁种植密度达到7000~8000株,而黄淮海地区5500~6500株。主要是光热条件不同,生长期不同。
密植成为当地农户的共识,这也让种子公司育种理念发生了变化,以前追求大穗,但单株高产并不意味着总体高产,现在更追求整体高产。
密植的另一面,是更高的投入。
河北省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李西林表示,他是少浇多次,每次浇水比较少,但是浇的次数多,让玉米不缺墒,另外,施肥成本也要增加。有农户表示,今年一亩地底肥80斤,追肥到了110~120斤,肥料成本就要接近300元。
农业无人机被引入
玉米长势较高,农民多数会放弃后期管理,由于拔节之后并不方便施肥,很多地区往往在玉米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造成了前期肥料浪费,后期肥量不足。
大种植户则能把中后期管理跟上。赵宏诚买了2台大疆T60农业无人机,一年打药3次以上。赵宏诚表示以往中后期到了玉米籽粒建成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如果防治不及时,容易遇到虫子啃噬苞米、霉变。
农业无人机因其不受地形限制,不轧苗,飞行平台具备好操作、图传稳定等特点,可全程运用于玉米植保环节。
“在玉米中后期由于植株较高,传统机械和人工作业无法下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闫晓静表示,玉米全生育期中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蚀,若能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植保作业,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马忠臣将玉米种植细化为高达100多项工序,每项都要标准化,无人机有严格的作业参数。他要求飞手喷洒用量2升/亩,不同地块的飞行速度都有严格的控制,如飞行速度不高于6米/秒,行距不高于6米。每年都会进行3~4次玉米飞防管理。他非常注重病虫害的提前防治,在蚜虫、红蜘蛛发展初期就会喷洒一次,有效控制虫害基数。在抽雄高秆之后,其他农户已经不打药了,他还会再喷施一次,防控玉米大小斑病的同时添加叶面肥,避免玉米早衰、提高长势,提高玉米千粒重,最终保障了玉米的产量。
马忠臣选择两块玉米田进行测产对比:一块为飞防试验田,一块为对照地。试验地块经历了两次打药,分别是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在对照地块上,则按照农户过往的习惯,除了初期打一次除草药以外不再进行任何管理。相比对照地块,试验田每亩理论增产127.2公斤。
大疆农业解决方案工程师程忠义表示,美国玉米种植在中部、北部,也就是五大湖区以南黄金玉米带,中国则是在全国范围种植,单个农户种植面积小,耕作水平有限、投入低,美国在植保环节100元/亩投入,中国是23元/亩投入,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
技术改善提升种植效益
李少昆认为,密植技术能推广,需要标准化,能让种植户快速掌握,能做到省工,有经济价值。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统一管理,整个生产环节一亩地平均只用0.2个工,要保证农民增收。
密植技术需要机械化,除了上述无人机,需要大型机械深翻,播种时采用大型机械效果也会更好,小农机容易漏籽。大型机械需要农田成片耕作,精细管理也需要土地上规模,所以上规模的种植户出现,让密植技术可以落地,而密植技术推广,又能促进农田连片集中。
以前也有部分高产田,大多是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提高实验产量,缺乏经济效益,无法走入普通农家。
各地技术部门都在推广密植技术,比如李西林就得到当地技术部门帮扶。
今年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达1900余万亩,其中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面积达到602万亩,占比达1/3,比去年增加364万亩。2023年,这项技术在河南的16个县整建制推广,当年河南省玉米产量比上年增产18.1亿斤。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玉米单产435.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4公斤,增长1.5%。2021年玉米单产为419公斤/亩。
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但是前两者增产空间有限,玉米依然有增产潜力。
在采访中,农户认为,玉米种子之间的区别并不大,现在品质都很不错,关键是种植技术。
节水也带动了生态好转,以通辽市科尔沁区为例,超采区地下水位上升0.47米,面积缩小500平方公里。滴灌还适合沙土地,沙土地容易漏水漏肥,使用滴灌后可以让产量翻倍。通辽等地的沙地也成为香饽饽。
种粮大户赵宏诚表示,他更喜欢租沙土地,因为租金便宜,依然能实现高产。种植玉米还能帮助固土固沙,秸秆还田还能改善沙地质量。目前当地沙土地产量已可上吨,而新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玉米高产示范基地,今年则达到1200公斤亩产。
不仅沙土地,随着种植技术提升,盐碱地等也都在开垦利用,技术改善正在提升我国粮食供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