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23 16:04:31 股吧网页版
宝马重返价格战?i3低至19万、i7优惠50万 销售:月底冲销量去库存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陆鹏鹏

  8月销量暴跌,退出价格战仅仅一个多月后,宝马又降价了。

图片

  宝马又降价?i3低至19万,i7降价50万

  销售:指标还没完成,月底冲销量

  今日,宝马重返价格战的话题冲上热搜,消息称,宝马旗下多款热销车型价格下调。对此,蓝鲸新闻记者致电多家宝马4S店咨询情况。

  销售称:“现在订车优惠确实比上个月大,但优惠幅度不及6月份那会。以i3为例,裸车价格可以到19万左右,具体价格还能再谈。如果要想降到6月份的价格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后面没车了。下个月i3和3系要出新款,等到上新时价格不会这么低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i3外,3系、5系、7系等也有不同程度优惠。但相比之下,纯电车型的优惠力度更大。

  以i7为例,在汽车资讯平台上,该款车型原价 145.90 万元,国内多地4S店的降价幅度达到38%,最高下调超50万。

图片

  对此销售解释称:“i7车源不多,大部分库存时间较长,因此折扣力度较大。”

  当谈到宝马重返价格战的话题时销售称:“网上的消息看看就行,这段时间宝马一直挂在热搜上就没下来过。近期降价是因为我们月底指标压力大,所以优惠幅度较大,价格会下来一些。现在指标还没完成,价格差不多能做就做了。另一个原因是,i3、3系等车型目前正在扫尾清库存,等到10月新款车型出来后,价格不会这么低了。”

  宝马重返“价格战”背后:

  8月售出3.4万辆新车,中国仍是最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围剿下,传统一线豪华汽车品牌BBA逐渐式微,宝马、奔驰在华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图片

  据懂车帝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宝马售出34846辆新车,较上月少卖了14092辆。

图片

  对比之下,宝马的老对手奔驰奥迪在华销量要好上许多,数据显示,奔驰8月销量为49560辆,基本与上月持平。奥迪8月销量为47900辆,较上月多卖出2667辆。

图片

  业绩方面,财报显示,2024上半年宝马集团汽车业务总收入630.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916.2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图片

  总销量方面,2024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共交付121.3万辆新车(含宝马、MINI、劳斯莱斯),同比下滑0.1%。

图片

  其中,中国市场为宝马集团销量下滑最多的市场,共计交付37.64万辆,同比下滑4.3%。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销量下滑,但中国仍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占宝马集团全球总销量31%。

图片

  对于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宝马集团表示,宝马及其同行在关键市场中国面临压力,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正凭借成本较低的电动汽车赢得市场份额,迫使其欧洲竞争对手大幅降价。

  经销商单方面策略

  在降价与涨价间反复横跳

  在销量下滑的背景下,上半年开始宝马被迫卷入价格战。

  今年5月底,有汽车博主发文称,宝马给所有经销商门店发函称,鉴于市场大背景和国产品牌带来的巨大冲击,决定给宝马4S店开出多项大幅度补贴减免政策,意在帮助经销商应对短期困难,缓解业务压力。

图片

  政策出台后,宝马的多款车型价格大幅跳水,其中以i3、ix3等纯电系列为主,曾经的豪华品牌,如今用不到20万的价格便可购入,宝马的价格战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销量的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从6月底开始,宝马逐渐退出价格战。宝马中国官方给出的回应是,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受此影响,宝马经销商们纷纷减少终端价格促销力度,上调单车售价。

  今年成都车展期间,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翔称,“目前的价格战,无论对于汽车厂家、消费者还是经销商来说都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宝马官方近期没有对建议零售价做任何调整,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今年下半年给予经销商更大的灵活性。他们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销售时的终端零售价格,厂家无权干预。

  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战确实给经销商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压力,4S店几乎陷入了卖一台亏一台的恶性循环,不仅如此,降价销售还伤害品牌价值,曾经代表豪华的宝马,如今已逐渐式微。

  到了9月底,销量大跌后多家宝马4S店再度下调多款车型价格,综合多方门店的回应来看,这一调整并非宝马官方的决定,而是4S店单方面的降价促销策略。

  从卷入价格战到退出价格战,再到重返价格战,宝马在降价与涨价之间反复横跳,销量的下滑让经销商们在定价策略上略显焦躁。归根究底,销量的多少在于产品本身,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投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