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曙光北京报道
9月12日,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数智引领 ‘碳’索未来——2024中经能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指出,能源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季为民首先强调了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他表示,近10年来,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果不断涌现。新能源竞争力优势明显提升,装机规模连续多年实现全球领跑,光伏产品已经成为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昔日被“卡脖子”的一些核心技术、设备也已经实现了国产化突破。
不过,季为民也指出,在取得一系列发展成果的同时,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安全保障压力大、绿色低碳转型任务重等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全球能源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遭受冲击。
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能源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季为民指出,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事关碳达峰碳中和大局。他认为,必须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提升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季为民表示,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当前以人工智能、高端智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风起云涌。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极大推动了能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政策层面,国家已相继出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旨在推动能源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深度融合,以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促进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从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在季为民看来,现阶段我国能源产业仍处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初期,也尚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比如,部分企业对数智化认识理解不够透彻,生产发展模式仍较为传统;一些能源行业大数据没有充分打通,存在“数据孤岛”问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这需要业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