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由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的转向。
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在国内经济依然处在并不理想状态下作出的无奈选择,国内通胀率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失业率也没得到很好地控制,只是在挽救经济颓势与货币政策转向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点。
然而,由于美联储加息或降息已成世界货币政策宽松和紧缩的“风向标”,不仅是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民众的金融大事,更关系到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
从当前全球经济金融现实看,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正向金融效应将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有利降低全球货币金融市场总体成本,改善企业和个人融资条件刺激全球经济复苏。而且,就当前全球低迷的经济状况而言,降息确实能对提振经济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
对于企业而言,降息能够显著降低融资成本,激励更多企业加大投资。降息后的几年内,许多消费品和科技企业得以加速发展,有利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热潮;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也为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大动能。
对于个人与家庭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随着借贷成本的降低,房贷、车贷等贷款利率预计也会随之降低,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能以更低的成本购置住房或其他大宗商品,促进消费行为。同时,信用卡债务的利率也可能下降,进一步减轻家庭财务负担。
对于全球经济来说,由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信贷融资成本降低,会激发实体企业投资动能,想办法扩大再生产以及进行高科技产业投入,这对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企业转型以及生产规模扩张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它有可能使全球实体企业盈利能力提高,提供社会就业的机会增多,对于改善全球失业率高企状况、让更多普通人有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对缩小贫富差距等起到一定作用。
其二,有利形成新的美元汇率格局,对全球资本流动带来较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创造有利金融局面。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对全球市场也有广泛影响。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贬值,降低其对其他货币的吸引力,资本会流向其他收益更高的市场,从而可能刺激新兴市场资金流入,对新兴市场而言可获得更多的外资投入,对于改善外部投资环境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很显然,美联储大幅降息可能会影响到全球资金的流向和国家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
美联储备大幅降息也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样会带来负面冲击,最重要的是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第一,美联储大幅降息会引发羊群效应,表现为存款利率以及金融投资收益率都会跟着降低,对于偏好将资金存入银行的家庭来说,降息意味着他们将获得更少的利息收入,这或将影响他们的财务规划和未来的支出决策,更会对他们的消费形成较大的制约。
第二,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令某些市场面临泡沫风险。流动性泛滥可能会使实体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大量产能过剩现象,更有可能造成大量金融资产的坏账,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如果市场环境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不足,大幅降息可能反而加剧恐慌,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三,美联储的降息决策会引发系列经济连锁反应,涉及汇率、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例如,美元很可能会贬值,这对美国出口商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便宜了,更容易卖出去,有利于美国扩大外贸规模和增加外贸收入,促进美国经济复苏。但对那些主要靠出口到美国赚钱的国家来说,可能因为美元贬值和购买力下降,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卖不动,使得在与美国政府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美联储大幅降息开启了全球宽松货币政策闸门,有可能引发全球货币的泛滥。美联储是世界央行的“老大”,美联储“感冒”全球央行跟着“吃药”是历史惯性,也是一个普遍的金融逻辑。此次美联储大幅大息之后,相信各央行(当然有些央行在美联储大幅降息之前就进行了降息预热,以适应美联储大幅降息可能带来的冲击)也会陆续竞相紧跟降息,尤其会导致不顾后果的不负责任的降息行为;如此,则全球货币政策将会更加宽松,这对引发全球货币贬值以及通货膨胀将带来难以改变的影响,每一轮美联储降息周期都是世界货币贬值的周期,这也基本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金融定势,这样也容易助长全球货币政策始终无法跳出“美联储降息—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紧缩货币政策”的周期性怪圈,人类始终难以逃出金融危机的“魔掌”。
目前来看,美联储大幅降息给中国金融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涉及汇率、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比如美元贬值,可能会对中国出口商有利,将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便宜,有利于增加出口;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促进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增加。
但要注意全球资本流动性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有可能会对中国的进口成本和国内物价产生影响,带来输入性通胀。
这些都是需注意的问题,中国政府需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尤其央行可能需调整其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压力,确保国内金融市场以及民众生活的稳定,为经济复苏营造“安全”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