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4-12-29 03:34:4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浙江
谁能扛起中国芯片的未来大旗?

如果说

19世纪国家竞争主要依靠殖民地争夺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20世纪的国家竞争靠钢铁和石油,

那么21世纪的竞争就是靠算力(AI芯片)。

这是摩尔定律衰退背景下,全球科技竞争的最真实写照。正因如此,从华为断供到EDA工具受限,再到ChatGPT点燃的算力竞赛,芯片之争早已超越了产业范畴,成为了国际博弈的核心焦点。

那么,在这片“芯”战场上,景嘉微、寒武纪、海光,这些代表着中国芯片未来的企业,究竟能走多远?谁能扛起中国芯片的未来大旗?

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剖析的不仅是技术路线,更是这些企业如何在资源受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突围而出的智慧与战略。

1. 先来说景嘉微,一家专注于GPU(图形处理器)领域的企业。GPU,这个曾经被定义为“游戏显卡”的技术,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计算和高性能算力的关键。

景嘉微的背后,体现了一个深刻的企业管理理念:专注即效率,细分即护城河。景嘉微却坚定地将所有资源押注在军工级和高性能GPU上。

景嘉微的成绩单已经说明问题,先后研制成功JM5、JM7、JM9 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U 芯片。今年,新一代JM11系列图形处理芯片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和核心技术储备,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但问题也显而易见:特种市场虽能构建壁垒,却难以支撑真正的规模化发展。 毕竟,在消费级和数据中心GPU领域,英伟达、AMD的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太强,而国产GPU企业如何打破这一局面?这才是景嘉微未来的考验。

2. 如果说景嘉微是凭借“细分”立足,那么寒武纪则是靠“梦想”起家。作为国内最早进入AI芯片赛道的公司之一,寒武纪从一开始就带有极强的“创新光环”。

寒武纪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IP授权模式与自研AI芯片的双线并进策略。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算力解决方案,寒武纪迅速打开了市场。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AI芯片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赛道,创新成本高,但市场导入周期却非常长。 2024年的前三季财报显示,寒武纪的研发投入,超过了营业收入的三倍多,连续亏损的局面。

无论是AI训练芯片的市场推广,还是通用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寒武纪都需要找到平衡梦想与现实的方法。

3. 与寒武纪的AI梦想不同,海光的路径显得更加“务实”。作为中国少数掌握x86架构的企业,海光在国产服务器CPU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背后,是其与AMD之间错综复杂的技术合作关系。

持续的投入研发资源,在基于 AMD 授权技术基础上,不断进行自主优化和创新,按照 “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 的策略,实现产品性能逐代提升和功能不断丰富,从海光 1 号迭代至海光 3 号,并持续推进海光 4 号和 5 号等后续产品研发。

但务实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风险:技术来源的限制让海光面临持续的外部压力,如何打造真正的自主可控产品,是其必须突破的瓶颈。 

此外,x86生态虽然庞大,但却牢牢掌握在英特尔和AMD手中,海光如何突围?答案很可能在于构建适合中国本土的生态体系,而不仅仅是硬件性能的追赶。

当我们将景嘉微、寒武纪、海光放在一起时,会发现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中国芯片突围路径:细分赛道的深耕者(景嘉微)、AI浪潮的领跑者(寒武纪)、生态建设的践行者(海光)。

二,那么,谁会成为最后的胜者?答案可能并不是某一家公司,而是这三种模式共同形成的中国芯片产业生态。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技术竞争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

无论是寒武纪的AI计算创新,还是景嘉微的GPU细分,抑或海光的CPU生态突破,都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正如英伟达之所以能成为巨头,不仅是因为有强大的硬件产品,更是因为其构建了一个集芯片、算法、工具链为一体的生态系统。

对中国芯片企业来说,并不是某一家企业,而是一种系统性优势的崛起。

在全球化与去全球化交织的背景下,中国芯片的未来需要的不仅是追赶者,更是规则改变者。

三,景嘉微、寒武纪、海光,它们的故事仍在书写,而我们所期待的,是一个不仅能解决国产替代问题,更能定义技术未来的中国芯片产业。

未来的算力战场,机会属于敢于破局者。

未来,谁能扛起中国芯片的未来大旗?我们期待国家、地方、企业形成合力提升科技创新,创造中国算力(Al芯片)产业生态。

2024-12-29 06:21:54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十倍涨幅寒武纪的换手率不到3%甚至低于2%。要知道,前段时间暴涨的明星公司,动辄几百亿、近千亿的单日成交额。

也就是说,寒武纪的筹码非常牢固,没有出现大量卖盘资金。

与此同时,买盘又非常大。考虑到寒武纪被纳入了上证50,大量被动资金遵循指数编制规则,市场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寒武纪,推动股价上涨。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过去两年时间,市场上对于寒武纪的消息,几乎都是正面的,不断刺激股价上涨。

还有就是市场的参与主体。

众所周知,寒武纪是科创板企业,而科创板的开户门槛是50万,且要求两年交易经验,这就意味着,今年国庆前后涌入的新股民,即便资金允许,但也没法参与科创板交易。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寒武纪的股东数分别是3.17万、2.77万和2.65万,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滑,考虑到寒武纪一手的价格就需要6万多块钱,这会让绝大多数的散户望而却步。

也就是说,寒武纪上涨的背后,主要是机构抱团炒作。

再有就是公司经营业绩。

今年前三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只有1.85亿元,且连年亏损。

截至12月18日,寒武纪的市净率超过了50倍,远超申万半导体指数加权的8.3倍。

可能有人会说,寒武纪之所以能够给这么高的估值,核心逻辑是按英伟达给对标估值。要知道,英伟达的市值超过3.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万亿。

因此,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作为“中国版的英伟达”,寒武纪的想象空间巨大。

我认为首先,作为村里的希望,国产替代的想象空间确实很大。而且,四协会都公开发文称“美国芯片不安全、不可靠”,所以在国产替代的逻辑下,这种对标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即便想象空间再大,也不能严重脱离现有基本面啊。

大家知道,这么高的估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隐含条件下,接下来寒武纪的业绩将呈几何式爆发增长,而且是持续性爆发式增长。

但是,万一寒武纪的业绩没法持续性爆发式增长呢?万一寒武纪没法不断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呢?万一有另外一家国产Ai芯片公司后来者居上,寒武纪不再有优势呢?

寒武纪一年的研发费用就10亿左右,这对于及其烧钱的芯片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要知道,华为一年的研发费用高达千亿,寒武纪对标的英伟达,一年的研发费用接近百亿美元。

就业绩来说,寒武纪只是个初创企业,像个婴儿一样嗷嗷待哺,但是,就市值来说,寒武纪已经是A股排名前40的企业了,而且,如果剔除银行和保险的话,寒武纪排名A股第15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