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两地上市被安井食品视为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的关键一环,但突然而来的“国际化”也让投资者不解且质疑。
#收盘点评##炒股日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大看点#$安井食品(SH603345)$
在“出海潮”的推动下,“A H”持续升温,2024年以来顺丰控股、美的集团、龙蟠科技等已完成H股上市,同时另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推进赴港上市计划。
安井食品(603345.SH)亦是其一。
而日前安井食品筹划接近1年的赴港上市的计划也有了新进展,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其中提到,发行H股是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不过,也有投资者对于安井食品的赴港计划提出了质疑,投资者互动平台中不少股民都在质问计划的合理性。
出海只是一个战略选择,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创造增量价值,而作为行业一哥的安井食品,在业绩增速逐年放缓且出现了更多挑战者的情况下,海外淘金正是现实之需。
争议中赴港上市
今年1月,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公司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相关筹备工作。其中提到,发行H股是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该公告中并未解释国际化战略的具体内容。
查询安井食品财报,无论是2022年年报还是2023年年报,均只字未提“国际化战略”,只是在2021年年报中,对英国速冻食品企业Oriental Food Express Limited的投资,被安井食品称为“提升公司品牌认知度,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业务方面,安井食品此前也一直是深耕国内市场,境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堪堪过亿,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1.08亿元、1.28亿元和6773.10万元,相较于超百亿的总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突然冒出的“国际化战略”,中小投资者们不解且质疑:H股上市究竟是为了“增强融资能力”还是将上市作为套利工具。
有此质疑,一是因为就财务数据来看,安井食品并不缺钱,甚至算得上“富裕”。
2024年三季报显示,截至期末,安井食品货币资金25.70亿元,是短期借款(11.11亿元)的2倍有余,若再加上高达31.22亿元(报告期内安井食品将更多货币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加21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轻松覆盖30.36亿元的流动负债。
现金流情况也良好。
根据财报,安井食品经营性现金流量持续为正,且在2022年、2023年增长显著,分别为14.07亿元、19.56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安井食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13亿元,虽较年初减少25.14亿元,但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活动支出,前三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约174%。
当然,自身“富裕”并不意味着不能上市融资,毕竟H股上市能利用香港资本平台,便利地进行跨境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实现海外融资海外用,更好地实现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投资并购需求。
被质疑还在于安井食品此前的“前车之鉴”。
根据披露的公告,2020年至今,安井食品披露了10条“减持股份结果公告”,涉及控股股东福建国力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董事长刘鸣鸣、副总经理黄建联、副总经理黄清松等一众公司高管。
简单计算,上述减持累计数量超3800万股,减持总金额超52亿元。若将减持时间与安井食品股价对照,可见减持价格也基本处于股价的相对高点。
一年时间,“怀疑论”随着安井食品的“国际化战略”渐明而渐息,但并未消磨殆尽。
12月2日,安井食品再次发布公告称,将在未来18个月内择时登陆港股,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募资金额拟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产业投资及并购、产品开发和技术提升、提高自动化及数字化水平、补充流动资金等。
该公告发布翌日,安井食品股价明显波动,当日股价收跌1.02%,自此连续4个交易日股价也是呈下行趋势,累计跌超5.50%。
需要新的增量
2017年2月,安井食品于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以此为时间起点,之后的5年里,安井食品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以28.45%、40.31%的复合增速高速增长,且在2020年营收规模超过三全食品,成为速冻食品行业的新龙头,同时市值也在随后的1年时间内提升了4倍。
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概括而言可为三点:
一是避开了三全、思念等集中“厮杀”的商超、大卖场渠道,而是配合品牌战略定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以农贸市场为根基,转向超市卖场扩张,形成高效的B端渠道网络。
二是规避了米面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是转向火锅料、速冻鱼糜制品,再加上疫情的“居家消费”让速冻食品需求井喷式增长,从而使安井食品得以迅速增长。2019年-2021年,安井食品营收增速分别达到23.66%、32.25%、33.12%。
三是抓住了预制菜风口。2020年安井食品收购冻品先生,以 OEM 模式进行生产面向C端;2021-2022年陆续完成对新宏业、新柳伍收购,布局上游原材料的同时扩张小龙虾预制菜品类;2022 年成立安井小厨自产预制菜,以蒸炸点心、调理制品类预制菜面向B端……外购 内生双重拉动,成为安井食品的第二增长曲线。
既如此,又为何突然提出“国际化战略”?
回到企业寻求国际化的动因,无外乎两点:
其一,国际化可以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会,走出去的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客户,增加销售和盈利渠道。
其二,国际化允许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之于安井食品,或许更倾向于第一点。
查阅财报不难发现,国内消费市场普遍存在增长预期谨慎的情况下,消费市场未完全释放,下游餐饮用户主动或被动降价,安井食品正陷入增速不断下滑的不利局面。
以下结合安井食品两大支柱业务具体来看:
首先,速冻调制食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38.33亿元,同比增长21.88%,虽增速较2023年上半年基本持平,但就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了同质化非常严重的阶段,品牌之间难以形成根本的差异,产品的趋同也致使价格趋同,意味着行业将难以保持稳定增长且利润也会越来越微薄。
其次,速冻菜肴制品(预制菜)业务也在退潮,增速已由2023年上半年的58.19%的两位数高增长降至2024年上半年0.4%的微增,瞬间由业绩“驱动”转变为业绩“拖累”。原因不难理解,源于餐饮业B端需求的预制菜,在餐饮业整体表现惨淡的情况下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如此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安井食品为何突然提出“国际化”,说到底还是为了尝试创造新的增量,以图继续稳坐行业一哥的位子。只是国际化之路充满挑战,失败案例也很多,安井食品能否找到新增长点,犹未可知。
(来源:龙头核心论的财富号 2024-12-15 04:58)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