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随着第5000万个标箱装卸完成,连续15年领跑的上海港成为了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创下了全球港口发展史的最高纪录。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增多和经济下行等现实因素,叠加跨境电商发展和订单碎片化等趋势影响,上海港的运营不乏新的挑战。创纪录来之不易,面对未来愈加严峻复杂的形势,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无疑既要增强“硬实力”,也需要弥补“软实力”。
2016年6月,上海就通过了国内首部航运中心建设地方性法规。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条例》首先强化国际航运中心“硬实力”。其中包括,明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求,统筹保障航运中心建设用地和水域等资源需求;明确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和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枢纽功能;明确推动构建高效、绿色、畅达的集疏运体系,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提升综合运输效率。
在强化水水中转、海铁联运、沿海捎带、国际中转集拼等功能上,上海过去一年进展明显,无疑为5000万标箱打下了基础。
在2024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等7人提交了《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发展集装箱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建议》。这份建议提出,上海港作为全球领先的枢纽港,一直是中国与全球贸易的关键连接点。然而,在全球经济疲软、腹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适箱货供应链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上海港腹地外向型制造业的适箱货源增长面临挑战。
为此,他们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布局,特别是在洋山和临港地区建立针对国际中转业务的专业集拼仓库和堆场,以降低转运时间和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其次,要加快法规和政策优化,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服务品质,提高口岸监管便利化,出台更加灵活便利的国际中转业务监管政策,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和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提高国际中转货源与本地出口货源进行拼箱的效率和灵活性;第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强化全球优质港航资源集聚,加强与上海港腹地外向型经济的联动,为中小规模跨境电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集拼服务支持。
上海市交通委针对这些建议作出了一系列行动。比如在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功能布局上,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侧作业区当前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主要布局国内支线和近洋航线。与此同时,上海港已经打造了国际中转集拼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外高桥和洋山两港联动货物在途运输的实时可视化监管。为了加强监管创新和政策支持,上海港正在开展出口集拼货源提前进入国际中转集拼仓库试点,优化区港直通功能,并探索区港一体化监管方式,提高便利性,并且正在研究国际中转集拼相关扶持鼓励政策。
在2024年底举行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座谈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明确提出,上海将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加紧推进小洋山北侧作业区、东方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提高集疏运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和运行效率,降低区域综合物流成本。
同时,上海还将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保险全球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涉外商事、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不断提高设施联通水平,加快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要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力和话语权,弥补高端航运服务业短板是一大关键。《条例》以强基础、补短板、聚要素为主线,着力加强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软实力”。其中在高端航运服务方面,对支持开展航运运价、数据、碳排放权和绿色燃料等交易业务、提升航运金融服务专业化和便利度、推动航运保险和再保险协同发展、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等提出了要求。
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航运竞争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获得航运发展新赛道上的主动权,《条例》明确要支持航运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包括推动航运数字化发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提升航运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航运智能化发展,提升航运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机场;推动航运绿色化发展,推进航运领域新能源、绿色燃料的示范应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航运碳排放监测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