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保投资公告,携手新华保险、中汇人寿设立的智集芯基金出资逾20亿元,成功受让上海国际集团持有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份额。
中保投资公司成立于2015年,作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直接领导的中长期资金战略性、主动性、综合性投资平台,共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资产、上海人寿、华夏保险等46位股东,包括27家保险公司、1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4家社会资本。
今年以来,已有多只险资基金出手,股权投资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源头活水。其中,保险资金参与设立百亿元级私募股权基金的数量至少达到6只,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险企都参与其中。
对于此次智集芯基金的出手,中保投资公司表示,这是继沪硅产业、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之后,又一重大项目落地,也是公司助力国资盘活再投入,持续践行国家半导体自主可控战略,坚定支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体现。
险资持续助力集成电路等科技产业
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成为关键。然而科技企业面临研发周期长和不确定性高的挑战,不仅需要间接融资,更依赖直接融资,特别是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的支持。
9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需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在今年8月曾表示,“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比例。支持保险公司投资,鼓励更多的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入到科技领域里。”
2021年,中保投资设立中保投齐芯基金,承接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12亿元份额,开启引导险资等一揽子资金以S(Secondary,二级)基金方式支持国家核心战略发展的业务模式。
此后,中保投资公司又斥资29亿元投入中芯国际、晶合集成和华虹半导体,助力国内三大晶圆代工巨头齐聚科创板。
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同样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股权穿透后,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成为十余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间接股东。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市场最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凭借其长久期、跨市场运用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此外,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力的保险资金还有不少,例如11月,由大家资产、璞信产融及越秀产业投资共同出资设立的越秀光惠基金,将聚焦户用光伏等新能源优质资产开展投资;11月,中保投资约200亿元的基金落地合肥,并透露将积极对接安徽战略产业、硬核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融资需求,推动合作共赢;10月,太保保险在深圳落地百亿基金,将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项目或深圳市的重大产业项目;8月,平安人寿出资百亿成立“平安创赢-深圳市平安重大项目投资基金”,旨在通过长期资本支持深圳重大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月,人保资本宣布联合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险公司成功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投资基金,旨在为优秀的创新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和赋能,助力打造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总裁贾飙在此前表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优势,应当在科技金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要围绕保险主业,精选科创类投资赛道,重点投资科技产业,支持科技创新、补齐技术短板,投资医疗健康,聚焦创新医药研发、高壁垒医疗器械设计制造等。保险资金与科技产业具有高度的适配性,但保险资金在支持科技投资方面还有很多的难点和堵点也有挑战。
尽管险资支持科技创新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险资投资与资本占用挂钩,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除了创业板股票投资,权益类投资的市场风险因子全部上调,平均上调幅度20%。其中,险资参与未上市股权投资的市场风险因子相应提升46%,而险资参与股权投资的风险资本占用相应增加,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能力相应减弱,易引起偿付能力不足。同时,受限于投资偏好、监管要求、投研能力等因素,保险资金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比如稳慎的投资偏好与高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相关监管要求与科创领域需求之间的矛盾、投研能力不足与科创领域前瞻性之间的矛盾、投入容易与退出难的矛盾。
原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近日发表演讲表示,考虑到实施长周期考核是推动保险资金回归长期投资属性的关键,建议针对长期持有的权益投资标的,细分权益投资领域和持有期限,适度降低投资风险因子,提升保险资金的长期配置意愿。同时,构建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经理、产品和组合等多层面相互衔接的考核体系,引导机构全方位建立健全与长周期考核相适配的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等,减少中长期资金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关注,真正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同时,给予适度容错空间,提高对保险公司单个项目投资失败风险的容忍度,鼓励组合投资,考察综合收益,关注投资组合整体的投资收益。
“保险资金+母基金”成新方向
目前,债券、股票等方式仍是险资投资科技型企业的主流模式,但传统模式一方面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诸多规定约束,难以发挥险资优势。
2021年以前,一些保险公司曾尝试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参与科技企业中早期的股权投资,但由于彼时相关规定要求保险资金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不得超过5亿元,其创业投资基金选择面相对较窄;而在2021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删去了关于“单只基金募集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规定,拓宽了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操作空间。
因此,近两年,头部险资机构纷纷开始设立更加灵活的创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参与设立百亿元级私募股权基金的数量至少达到6只,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险企都参与其中。
此外,“保险资金+母基金”也成为行业新方向。贾飙曾表示,从全球近40年的数据统计上看,母基金(FOF)几乎没有亏损过,这就说明母基金风险确实非常低。同时母基金还有其他优点:对底层基金的判断更专业,投后管理能力强;能优先获得跟投机会,筛选项目能力强;基金估值稳定性较好,有独立的基金估值体系;适合资金量小的中小险资,能做组合配置。因此积极鼓励险资进入母基金。
母基金(FOF)是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双层架构设计、多元化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作为连接保险资金方和优质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保险资金获取稳定收益,降低风险,并推动形成良好股权创投投资生态。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团队负责人郭颖秋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相对而言,对于险资来说,母基金(FOF)能够帮助其触达更多的GP(普通合伙人)。同时母基金持续周期较长,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保险资金配置集中化的问题。
9月底,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表示,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支持保险资金发挥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截至8月底,保险业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险资长期股权投资额达到2.8万亿元。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保险资金通过上市公司股票、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向科技类企业投资超过60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额达到2.8万亿元。
业内认为,随着新“国九条”出台,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逐步落地,“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实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进一步增强,为包括母基金(FOF)在内的股权创投行业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