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港媒消息称,东鹏饮料正寻求明年赴港上市,拟募集最多10亿美元资金(约合78亿港元)。
事实上,东鹏饮料已于2021年以“功能饮料第一股”身份登陆A股,旗下大单品东鹏特饮近几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第一。
对于境外资本市场,东鹏曾在2022年计划以GDR(全球存托凭证)在瑞士上市,但因种种环境发生变化,该计划于今年初终止。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赴港上市的消息致电东鹏饮料求证,其表示“没有收到相关消息”。
全国化尚未企稳
市场关注的是,东鹏饮料已经是A股上市公司,为何还要谋求港股上市?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境外上市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海外业务。东鹏饮料在中期财报特别指出,“海外市场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产品已经成功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会积极寻找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业务的全球化布局。”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对东鹏赴港上市的消息持有不同看法。他指出,有没有海外上市与公司业务是不是国际化没有任何关联性,而是在政策导向下,为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增加香港市场IPO规模的举措。
事实上,东鹏饮料今年已多次对外释放出海业务规划,涉及投资、供应链、营销等多个方面。
今年3月,东鹏饮料发布公告,为“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保障行业关键资源的供应”,拟斥资不超过15亿元开展境内外产业链相关投资,投资范围包括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可转换债券以及其他权益类投资品种,投资方式包括新股申购、二级市场买入等等。
公司管理层表示,东南亚国家是华人群体最多的地区,也是公司重点开发的海外市场。今年陆续在昆明和海南建设的生产基地,也被业内视作是在为海外业务做准备。
此外,东鹏饮料还在今年奥运会期间加大广告营销投入,而国际化体育赛事一直被视为企业扩大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渠道。
不过,东鹏饮料并未公开披露海外市场的销售数据。对其而言,相较于全球化,全国化或是公司当下更为重要的议题,目前东鹏全国化尚未企稳,对广东、华东两个区域营收依赖较大。
作为一家广东企业,大本营一直是东鹏饮料最重要的销售区域,2021年之前一度占据公司一半以上营收。增长较快的是华东地区,2022年—2023年,来自华东和广东两个地区的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今年前9个月,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25.58亿元,其中约42%来自上述两大区域。
水芙蓉摄
二股东套现42亿
即便今年整体消费市场较为低迷,东鹏饮料依然实现了“狂飙式”增长,成为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饮料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125.58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5.34%,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从产品销售结构来看,东鹏特饮一款单品就实现营收10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八成,过去几年该单品的营收占比甚至高达九成,东鹏饮料也因此被市场诟病有“大单品依赖症”。
有业内人士质疑,对于一家千亿市值以上的饮料公司而言,仅靠一款单品难以为公司构建长期、稳固的护城河。截至12月9日,东鹏饮料市值已高达1150亿元。
为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先后推出了东鹏补水啦、乌龙上茶,东鹏大咖、VIVI 鸡尾酒、海岛椰等多款产品,涉及电解质水、无糖茶、咖啡、低度酒等赛道。不过,东鹏饮料方面目前仅披露了东鹏补水啦的销售数据,该产品今年以来实现营收12.1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不到10%。
东鹏旗下无糖茶产品“乌龙上茶”。左宇摄
因此,亮眼的业绩之下股东的频繁减持套现依然为投资者心中埋下了一颗“雷”。
自东鹏饮料上市以来,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已5次宣告减持计划,首次发生在2022年5月,期间并未发生实质性减持行为,但随后几次实际减持股份数量成倍增长。
iFinD显示,君正投资分别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2024年1月宣告减持东鹏饮料股份,期间实际完成141.14万股、375.48万股、1083.41万股股份的减持,对应金额为2.5亿元、6.79亿元、18.96亿元。今年10月,其又减持了605万股,对应金额约13.26亿元。
由此计算,君正投资不到三年时间已通过减持从东鹏饮料“提款”近42亿元。截至目前,君正投资还持有后者18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58%。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上市、全球化等问题向东鹏饮料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记者水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