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23 23:13:4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格力电器,正式成为半导体芯片股了,年生产30亿个芯片。未来最少赚几百亿以上。$公牛集团(SH603195)$
发表于 2024-12-18 02:43:20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家电高端化及人工智能家电的发展,近年来家电企业纷纷加码芯片研发,从传统制造向“硬科技”领域加速迈进。

  近日,多家家电头部企业宣布在“造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外表示:“格力(电器)芯片成功了,从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到整个全产业链已经完成。”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集团”)也实现了重要突破。海信集团于近日宣布,其新一代AI画质芯片正式通过硬件平台验证测试,将于明年应用于整机产品中。另外,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也宣称,公司对Mini LED底层技术进行升级,实现包括发光芯片、控光算法等在内的从背光到成像的完整链路系统级的技术突破。

  “自主研发芯片可以降低家电企业对外部芯片供应商的依赖,有利于其持续推动家电产品向高端化、定制化、节能化发展。家电企业将大模型、算法与芯片研发结合,‘抢跑’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同时,也将增强‘硬实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硬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宋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头部企业加码布局

  多家头部家电企业已经围绕家电芯片展开了深度布局。谈及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的投入,董明珠表示,公司在芯片领域投入很大,并且建了自己的芯片工厂,对品质控制更有底气。

  近年来,格力电器通过一系列自主研发及投资并购布局芯片产业,涉及家电、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格力电器于2018年成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开始自主设计芯片。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出货量超过1.5亿颗。时隔4年,格力电器再度成立公司,实现了SIC芯片的自研自产。董明珠在今年曾透露,格力电器正瞄准更高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前沿领域,投资近百亿元建设碳化硅芯片工厂。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每年采买约30亿元芯片,国产化比例快速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系统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自主设计制造芯片后,产品整体制造成本下降,产品更节能。”

  而海信集团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则主要集中在画质、AI芯片等领域,公司称,已经在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领域构建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近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佳”)及其子公司也公布了多项芯片专利。据了解,康佳已经打通从MLED显示外延芯片、封装到显示屏的全产业链布局。

  TCL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在发光芯片、伏羲AI大模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新一代聚核光芯相比上一代多芯Mini LED芯片,亮度提升了53.8%。

  “当前,家电企业纷纷投身芯片制造领域,已不是简单的‘造芯’,而是在提高家电领域芯片供应链稳定性、产业链话语权的同时,优化芯片以支撑更加精准和智能的算法,以进一步围绕芯片、算法、算力等技术‘底座’形成协同布局。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家电智能芯片及AI大模型等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在半导体细分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张剑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业链联合攻坚

  目前,各大家电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选择了不同的芯片研发方向和技术路线,“造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而在智能化背景下,企业若想寻得增量,必须在关键环节芯片、模组、大模型、连接等领域,形成联合“筑底”,实现多维破局。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持续聚焦LED芯片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锻长板”,相关组件应用于格力、TCL等多个品牌的显示产品中,并与相关企业形成联合研发。

  物联网芯片企业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则采取与家电企业、智能单品设备商等互通模式,合作构建多品牌终端、网关及平台的开放接入。

  “家电企业‘造芯’的新进展,意味着我国家电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家电企业不断增强芯片自研能力,并带动产业链形成平台搭建、产业集群等,将持续推动我国芯片产业和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张剑锋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