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17 09:10:02 股吧网页版
立足优势向“新”而行,看光大银行如何助力擘画“中部崛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1818_0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从空中俯瞰,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位于广袤国土中部,犹如一道“脊梁”,静卧于山河之中。中部六省以全国约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4的人口数量,创造着约1/5的经济总量。

  二十年来,中部地区向“新”而行,因变而兴。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24年3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202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指出,“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部地区正迎来新一轮崛起机遇。《若干措施》强调,“要始终紧扣中部地区四大战略定位,推动其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科教方面,要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作为中管金融企业,光大银行勇立排头,将金融工作融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发展大局,聚集团之力,深入了解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擘画中部崛起新图景。

  先行谋篇布局,从全行到分行明确战略部署

  2023年以来,面对中部地区强劲的经济增长潜力和蕴含的巨大机会市场,同时为积极践行中管金融企业的责任使命,光大银行闻令而动,奋勇争先。

  战略层面,光大银行进一步明确支持和服务国家战略,强化支持中部崛起使命担当。全行在2023年年中将科技金融明确为公司金融业务发展新赛道之一,随后发文明确了“1+16+100”的科技金融专营化专业化组织体系。“16”指设立16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包括合肥、武汉、长沙3家中部地区分行。分行层面,光大银行中部地区分行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围绕科技金融业务进行了组织架构、人才培育、绩效考核、工作模式等方面的调整。

  具体来看,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于今年3月制定《武汉分行科技金融工作推动方案》,方案中明确工作目标、统计口径、认定标准、重点金融产品、服务和考核激励政策,进一步引导全行服务科技金融。同时,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及前期业务拓展情况,武汉分行将东湖支行、金融港支行、开发区支行、东西湖支行设为科技金融服务特色支行。

  光大银行长沙分行聚焦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客群进行考评改革,提升经营机构和客户经理的工作动力,激发科技金融服务活力。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办法,保障客户经理的“敢贷”心理等。

  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则转变传统考核指标,针对科技特色机构制定单独考核制度,重点考核科技企业贷款、科技企业客户增长及占比等定量指标和风险控制、科技金融产品落地、服务质量等定性指标,弱化传统的吸收存款、中间业务、利润等指标考核。

  在全行战略统筹下,光大银行的“含科量”全面提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光大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581.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0.45亿元,增长34.08%。其中,中部地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00.96亿元,较年初增长55.75亿元,增速8.64%。

  慧眼识“科” 聚焦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投早、投小”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凭借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率先发展,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实力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优势,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多重因素影响,中部地区优势逐渐减弱。但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恰好可以凭借自身在产业、资源、区位、人才等方面的良好基础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后发优势。

  如今,中部正在呈现全面崛起的态势,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7.3%和17.8%;高新技术企业8.25万家,占全国总数约40万家的21%。

  聚焦中部地区的各类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光大银行中部地区各分行在实践中不断锻造慧眼识“科”能力,真正实现“投早、投小”,积极支持重点规划区域及战略行业,以“真金白银”的金融“活水”助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对于银行来说,看得准谁是真正的科技型企业是最重要的,就好比如何在一众学生中瞄准尖子生。”一位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同事说道。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蓝若”)就是银行“投早、投小”的典范。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积玉桥支行行长姚刚回忆称,2022年6月,支行首次给格蓝若发放1000万元纯信用普惠贷款;2023年6月,支行利用该行专精特新巨人贷产品,为格蓝若提供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如今,格蓝若已经成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端运动控制系统供应商。

  如何提高“识”科能力?光大银行中部地区分行的法宝是“知行合一”。

  所谓“知”是指充分利用“白名单”制度。例如武汉分行针对总行划分的4万余户湖北省科技金融名单客户,充分结合专精特新、金银种子企业清单,进一步筛选出千户左右的多重标识优质科技型企业作为首批重点服务跟进对象,结合前期合作情况,点对点向一线经营机构进行推动并提供配套支持。

  所谓“行”是指分行坚持实地走访投融资机构,亲身调研相关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例如武汉分行行领导带队拜访长江存储、烽火通信、楚兴技术等科技型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核心技术、融资计划及业务需求;合肥分行负责人先后带队走访科大讯飞、长鑫科技、阳光电源等系列科技型企业、经营机构,以两周一次的频率拜访高新区管委会、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详尽了解政府机构、产业平台、科技型企业实际需求。2024年上半年,合肥分行前往安徽省汽车办,围绕安徽区域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产业规划进行充分调研,为之后的业务拓展做足准备。

  建立科技金融生态圈,打造“商行+投行+私行”特色服务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为更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光大银行依托光大集团综合金融协同优势,整合包括券商、股权投资机构、保险资管机构、政府产业投资平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六大类机构资源,建立科技金融生态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享服务。

  从中部地区分行实践来看,建设科技金融生态圈即扩大分行的“朋友圈”。长沙分行加强与当地重要投融资平台——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合肥分行坚持走访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等平台,以两周一次的频率拜访高新区管委会、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部门,了解专项债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寻求业务合作机会;武汉分行目前已对接光大证券、长江证券、天风证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国华人寿保险、湖北省国有股权营运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后续将进一步深化与合作机构在信息交互、联合营销、方案设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

  以光大银行实践来看,拓展科技金融生态圈主要是为了满足发展期和成熟期科技型企业的需求。对发展期科技型企业,光大银行主要以“专精特新巨人贷”来满足企业日渐增长的大额债权融资需求,同时通过投贷联动、认股权业务、赴港上市、行业顾问咨询等增值服务,运用“商行+投行”产品,服务企业快速壮大的发展进程。对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光大银行重点提供供应链融资、流动性资金支持、境内外并购服务等企业类综合金融服务,并配套提供个人股权融资产品等零售金融、私人银行服务,打造“商行+投行+私行”特色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例如今年3月,光大银行合肥分行为区域头部制造业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成功投放并购贷款。作为首家放款银行,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在风险条线支持下,从前期对接、上报立项、授信审查到实现投放,仅用时不到一个月,充分体现了“光大速度”。

  “(这一项目)实现了并购融资服务资本市场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的新突破,也是‘商投私’业务联动的生动实践。”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同事如是表示。

  在进一步推动中部崛起的新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光大银行中部地区各相关分行表示,将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核心,以扎实举措助力擘画中部崛起新图景,进而赋能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