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1-26 18:39:20 股吧网页版
电信17个国家/地区漫游收费调整,“天价漫游费”有望减少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601728_0


K图 00728_0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中国电信发布《国际/港澳台数据漫游业务相关服务调整的公告》,新增了17个国家/地区,将以往的数据漫游收费调整为包天封顶资费。

  根据中国电信发布的《国际/港澳台数据漫游业务相关服务调整的公告》,东帝汶、伯利兹、北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塞班岛、天宁岛、尼泊尔、毛里求斯、罗塔岛、马里、喀麦隆、马尔代夫、不丹、黎巴嫩、塞拉利昂、安哥拉、津巴布韦等下17个国家/地区的新卡用户,数据漫游将调整为包天封顶资费。

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服务仅针对新卡用户。中国电信公告提示,上述地区的老卡用户停止数据漫游服务,仅保留语音和短信漫游服务,请老卡用户及时至营业厅进行换卡。

  11月26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咨询中国电信客服获悉,上述提到的“老卡”指的是“很久之前激活使用的4G电话卡”,而目前流行的5G卡都符合新卡要求。不过该客服也强调,“具体以系统查询显示为准,如需查看是否需要换卡及目的地开通情况,可通过搜索”漫游查询服务“进入专区查看或拨打10000客服热线咨询。”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此次中国电信新增的17个国家/地区大多数热门旅游景点,以东帝汶和塞班岛为例,目前中国电信收费标准为10.24元/MB,如果改成“包日”套餐的话,将可以为出游当地的消费者节省下一大笔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增国家/地区的“包日”套餐标准尚未出炉,页面上仍显示“当前国家/地区无流量包”。对此,中国电信客服表示,需要等通知更新系统。

图片

  日前上海老人出国旅游遭遇天价漫游费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位老人在落地尼泊尔后,行程开始前发了条朋友圈便收到电信公司的话费超500元的提醒短信。随后被多次超额熔断后,老人先后十次自主恢复手机号的数据漫游功能,最终回国后产生了高达1.6万元人民币的话费费用。

  当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显示,2023年12月17日-23日期间,用户王某某所产生的漫游资费多次达到熔断标准,因此中国电信的企业系统自动触发熔断,暂停用户数据漫游功能,并向用户下发提醒短信,但用户本人先后共10次自主恢复两个手机号的数据漫游功能,由此产生了相应的流量漫游费用。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经调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认为上海电信经营过程中无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此并不认可,如上述提及的尼泊尔,在事件发生时电信在尼泊尔上网漫游资费为0.01元/kb,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并没有日套餐,而是仅仅按照使用流量收费,而按照电信的规定,这笔费用甚至上不封顶,这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疑难以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检索发现,目前境外漫游费用普遍在25元以上一天,甚至有的地方或地区流量高达3元/MB,如奥尔德尼岛日资费为85元每天。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漫游话费”为关键词检索,其中关于漫游话费的投诉高达数百条,投诉对象涵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而消费者的主要投诉内容,包括:漫游资费收费标准未明确告知导致产生高额费用、使用的流量额在流量套餐范围内却产生额外收费、购买境外漫游流量却被限速无法使用、移动漫游随意扣费等,涉诉金额从25元到2500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较为典型和常见的投诉是关于三大运营商未明确告知收费标准而导致的高额费用。其中一位消费者提到:“在出国前打电话询问过客服,并且再三确认过日本韩国的境外漫游及通话费用,在出国后仍产生了不在预期内的高额费用。回国后查询发现,在公海上的境外漫游是按照15.6元/分钟为收费标准,但整个与运营商的沟通期间,并未以任何形式告知公海上的收费标准而直接扣费。”

  南都湾财社记者检索发现,目前三大运营商针对境外出游最常见的就是推出当地“包天”境外游套餐。有刚去完日本旅行的李小姐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这次出游用的就是移动的“日本流量包”,单天费用28元,李小姐这次旅行5天,还可以直接购买5天套餐(108元),“很方便,不用换卡,而且不限5G流量跟国内一样正常使用。”

  中国移动的资费专区公示显示,境外数据流量包按照不同地区划分为资费封顶并畅享流量的和资费封顶且流量也封顶的,其中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可以享受到“3元包3M,30元封顶,畅享流量”的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流量套餐包无疑非常方便,只需提前订好套餐,就可以放心在目的地使用。目前消费者境外出游所使用的网络,大多是国内运营商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推出的项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