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20 23:57:40 股吧网页版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升 合计同比增长5.6%
来源:证券日报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险企负债端成本优化,经营质量上升,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有望延续高质量增长

  本报记者冷翠华

  见习记者杨笑寒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于近期披露完毕。五大上市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以下简称“保费收入”)均同比增加,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1655.3亿元,同比上升5.6%。其中,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单月同比大幅上升。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监管规定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切换的背景下,短期内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带动险企保费收入上升。

  总揽保费超2万亿元

  前8个月,A股五大上市险企保费齐升。从累计保费收入来看,五大上市险企合计保费收入约21655亿元,同比上升5.6%。其中,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649亿元、5156.78亿元、6207.06亿元、3339.64亿元和1302.82亿元。

  从增速来看,中国平安累计保费增速最高,为7.6%。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均实现保费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5.9%、5.0%、4.1%和1.9%。

  财险方面,财险“老三家”保费收入稳健增长,太保产险、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422.35亿元、3821.51亿元、2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4.3%、5.3%。三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7353.86亿元,同比增长5.3%。

  人身险方面,上市险企8月份单月人身险保费均呈高速增长态势。具体来看,新华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184.08亿元,同比增长122%,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8月份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29%、38%、53%、95%,均实现高速增长。

  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自2024年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由3.0%下调至2.5%。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上市险企8月份的保费增速主要受到上述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切换带来的人身险短期保费增量。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表示,近期监管持续引导保险行业压降负债成本,降低当前险资“资产荒”下的利差损风险。目前,储蓄型保险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炒停售”激活行业短期保费增量。

  新业务价值有望增长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随着10月份分红险预定利率下调,分红险有望拉动险企9月份的保费提升。从长期来看,随着险企负债端成本优化,经营质量上升,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有望延续高质量增长。

  具体来看,《通知》明确了不同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分批切换。自2024年10月1日起,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由2.5%下调至2.0%。孔祥表示,9月份,分红险及万能险将陆续进入产品切换过渡期,利好行业9月份保费增速的延续。

  为压降险企负债端成本,降低“利差损”风险,《通知》除调降保险预定利率外,还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从长期推动险企优化资产负债配置管理,推动资产负债联动的有效性上升。

  东海证券研报认为,预定利率调整将使险企的负债成本调控更灵活。利率下行周期下,可通过调降预定利率缓释利差损风险,而在利率上行期也可及时调整以提升产品吸引力,整体来看,有利于推动资产负债联动的有效性持续提升。

  展望全年保费趋势,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负债端景气度有望延续。首先,分红型产品供给(应对利差损背景下提升利变型产品占比)和需求(预定利率调降后性价比持续提升)两端向好,有望接替传统险成为新单增长新驱动;其次,“1+3”网点合作(即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限制放开利于头部险企银保渠道进一步扩容,银保渠道有望延续高质量增长;再次,“报行合一”全面深化和产品结构调整有望进一步支撑价值率。

  中长期展望看,高超认为,寿险负债端景气度向好,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内含价值受益于营运和投资偏差改善,增速扩张,CSM(合同服务边际,代表寿险准备金当中尚未实现的未来利润)正增长利于后续营运利润释放,分红稳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