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军科院)共同合作开发的抗抑郁新药研发项目盐酸羟哌吡酮片(又称HHT101项目)的专利权、技术成果等所属权益。
该项目目前已完成Ⅱb期临床试验,华海药业已合计投入研发费用约6490万元,就为何选择在此时转让以及与已有抗抑郁药物的协同,1月9日,新京报记者向华海药业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转让底价1.1亿元
HHT101项目是由华海药业与军科院共同合作开发的1.1类抗抑郁新药产品,是具有原创化学结构(非结构改造)的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已完成Ⅱb期临床试验。根据双方约定,HHT101项目化合物专利权归军科院所有,1.1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由华海药业与军科院共同持有,由华海药业组织开展临床试验,现已完成Ⅰ期、Ⅱa期和Ⅱb期临床试验。截至目前,华海药业在HHT101项目上已合计投入研发费用约6490万元。
对于转让价格,将由华海药业与军科院在评估双方享有权益情况、前期研发投入及后续研发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另经双方协商一致,项目拟定的转让交易底价包括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为1.1亿元加上市后销售额1.5%(连续支付10年),其中首付款部分6000万元由华海药业享有,主要对应公司享有的临床试验批件及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的权利权益,后续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销售分成的款项由军科院享有,对应其享有的临床试验批件相关权益及专利权。
对于转让的原因,华海药业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整合公司研发资源,提升公司研发效率,加快实现研发价值落地。但从双方约定的项目转让费用分配方案不难看出,华海药业享有的6000万元首付款,与公司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相当,公司此举收回成本的意图明显。该项目早在2015年就获得了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临床批件,近十年的时间内,公司已经投入了6490万元,但还远远未到回报期,接下来要进行的三期临床,才是药物研发中最烧钱的阶段。至于此时选择转让,是否出于降低研发成本考虑,1月9日,记者向华海药业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对方回应。
曾被质疑研发效率
华海药业在抗抑郁领域早有布局,截至2023年底,华海药业拥有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两款抗抑郁药物,还有左旋米那普仑缓释胶囊、布瑞哌唑片(暂时批准)两款抑郁治疗药物在美国获批,精神领域也是公司原料药业务的重点领域之一,以精分、躁狂和抑郁类产品为主。在研产品有望与已有产品形成战略协同。不过,华海药业在近年财报中,并未披露HHT101项目的最新研发进展及结果,亦未披露已有产品的销售情况。
从市场前景来看,据米内网数据,抗抑郁药2023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接近86亿元,同比增长4.12%,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46亿元,同比增长3.89%。
医药魔方及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上市抗抑郁品种60-70个,国内一线抗抑郁新药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22年11月,绿叶制药的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截至2024年12月,国内有16款推进到临床阶段的抑郁症创新药物,其中进入临床3期的仅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一款药物,进入临床2期的药物有8款,其中包括华海药业的羟哌吡酮。在采访提纲中,记者也就转让HHT101项目是否意味着公司在精神类药物领域的布局有所调整进行提问,未获对方回应。
近年来,华海药业的研发费用均保持在9亿元规模,但从研发进展来看,近年并没有创新性产品上市。在2024年11月的业绩会上,亦有投资者就“华海药业研发平台为什么进展如此之慢?”“华奥泰产品管线推进情况如何?”等提问。华海药业表示,“华奥泰(华海药业控股子公司)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近40件,在研项目20余个,其中10多个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包括已经进入关键临床,国内首家本土自研针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IL-36R单抗,具有差异化优势并进入关键3期临床的潜在同类最佳IL-17A单抗。”
1月9日,华海药业收于16.31元/股,下跌0.55%。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