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营合同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为55年,至2040年。
对此,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方兴未艾,智能化席卷而来的发展趋势,中外双方更应携手共进、技术共创,加快凝聚创新力量,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我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持续不断用技术赋能上汽大众,共同开启合资合作新阶段。”
据了解,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资合作,持续融合最优资源,全力支持上汽大众在产品布局、产业结构布局、节能降碳等各领域的转型,为上汽大众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资源和动能,携手开启由“技术引进”到“技术共创”的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新阶段。
上汽集团与大众集团合资延至2040年
资料显示,早在1984年10月份,中德双方正式签署合资合营合同,上汽大众就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纪元。至2002年,股东双方再次签署合营合同,合营期延长至2030年,成为当时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续签的汽车合资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里程碑。
时至2024年,鉴于对40年合作成果的认可,尤其是对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中德双方第二次续签合营合同,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限延长为55年,上汽大众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且合营期最长的合资车企。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上汽大众的成立拉开了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序幕,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的合资车企,也是中国首家合资并生产出整车的车企。而除了诸多“首家”名号之外,上汽大众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还涉及制造、管理和供应链体系等方方面面。
早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初,上汽大众专门从德国大众聘请了几十位退休工程师,对零部件生产进行培训、指导,并严格遵守德方的“六道关口”,即入门关、首件样品关、工装样品关、质量保证体系关、批量供货关和正式供货关。在这样的设计指导下,上汽大众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成型,1995年11月份至1997年12月份,相继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一家通过认证的单位。
此外,在整个合资项目中,上汽大众和零部件企业共同成长,培育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土壤,包括桑塔纳的制造生产与零部件产业链共生,作为桥梁参与了全球供应链体系。后期,上汽大众与德国共同合作,建立了包括产品研发、零部件供应体系、现代化的整车生产系统以及全功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系统在内的完整产业链。通过上汽大众这一合资项目,中国的很多零部件供应商也加入到大众及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中。
电动智能化时代合资再出发
上汽大众方面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之上,看到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新时代”,上汽大众将融合优势资源,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产品。上汽集团与大众集团将融合各自优势资源,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
具体措施方面,面对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趋势,股东双方将融合各自优势资源,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在燃油车赛道,上汽大众聚焦油车智能化,今年上市的双车途观LPro和帕萨特Pro打响Pro家族头阵,“最聪明的油车”在各细分市场创下年内销量新高,用户口碑好评如潮,油车智能化布局初显成效。2025年初,产品力全面升级的途昂Pro也将焕新上市,谱写Pro家族三部曲。
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ID家族凭借卓越的品质和智能化的创新配置,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大关,稳居合资纯电头牌。同时,上汽大众将继续扩大产品攻势,推出全新纯电车型、增程版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5年,AUDI品牌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将在年中推向市场。2026年起,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两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两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进入电动出行领域。
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今新势力、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过去“从0到1”的积累。而上汽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汽车产业质量标准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它为行业提供了质量标准的范例和借鉴,促使整个行业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零部件企业走向全球、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