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民生大计。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2024年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不断丰富,百姓消费理念从“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吃得绿色”转变,对食品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食品行业共同探索的课题。从居民消费量大的粮、油、肉、蛋、奶五大类食品,到水产、蔬果、休闲零食、酒饮等各类产业,都在积极运用“数智”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食品安全是不容挑战的“红线”“底线”,但由于食品产业链条较长、参与主体多样化,一些食品安全漏洞和虚假宣传倾向仍不容忽视。
为此,新京报推出“2024食品行业品质报告”,从产业链布局完善、研发创新水平提升、智能制造应用推广、绿色制造附加值四个方面,列举食品安全领域数十份企业优秀案例,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同时,报告对2024年食品行业十大警示案例进行盘点,提醒企业筑牢安全底线,提高公众食品安全认知,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江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24)》显示,五年来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的水平,呈现出稳中趋好态势。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997389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73%,较2022年下降0.13个百分点。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48%、99.2%、99.19%、99.86%、99.87%,高于总体抽检合格率。与上年比,餐饮食品、饼干等25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降低,但蔬菜制品、调味品等8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上升。
从检出的不合格项目类别看,一些不合格项目占抽检不合格样品总量为:农药残留超标37.66%,微生物污染18.81%,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13.08%,有机物污染问题11.01%,兽药残留超标7.90%,重金属等污染5.85%,质量指标不达标4.60%。
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087424批次,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05%。与上年同期相比,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13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降低,但水产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20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上升。
新质生产力筑牢食品安全
202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营收90052.4亿元,以占全国工业4.8%的资产,创造了6.7%的营业收入,完成了8.0%的利润总额。机构预测,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将为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和机遇。在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中国食品加工行业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1.产业链布局完善
我国食品行业历经20年迅猛发展,正逐步向全产业链深化布局,以求将全球顶尖资源服务于企业发展,突破长期束缚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现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的自主可控。2024年,食品企业持续在产业链布局上精益求精,全球化布局成为供应链与销售链突围关键。
2.研发创新水平提升
伴随生活水平提高,国人饮食需求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叠加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提升创新水平、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成为食品企业发展关键要素。这一过程中,食品企业聚焦生产工艺,组建自有研发团队和基地研发专利;敏锐捕捉消费市场动向,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深耕营养健康,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3.智能制造应用推广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智能化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食品安全保障、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转折期,智能制造是解决白酒传统行业中效率不足、品质不稳定等问题的重要载体,为实现“绿色酿造”提供助力,多家头部酒企通过建设“数智”工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乳企、茶饮企业等已全速启动数字化进程。其中,伊利建设全球智能化程度领先的智慧牧场、智能工厂以及消费者数字化运营体系。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采用全生产环节应用全球尖端智能设备,实现全流程高效自动化生产。八马茶业打造“智慧茶园+智慧工厂”综合体,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4.绿色制造附加值
如果说食品安全是底线,那么绿色发展就是食品企业的进阶之梯,决定着未来市场战役的成败。近些年,乳品行业直面供需结构变革,从牧场到餐桌全链减少碳足迹。酒业视“绿色”为发展刚需,采用绿色工艺降低能耗与排放,回应消费者“绿色诉求”。 饮料企业踊跃创新,聚焦清洁能源应用,开展空瓶回收。农业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以“循环经济”驱动农业产业绿色升级。
食品行业十大警示案例
2024年,从3·15晚会曝光听花酒门店广告功效宣称,到三只羊推介“香港美诚月饼”、东北雨姐陷入假红薯粉风波,再到网红酸奶Blueglass因广告擦边低俗被罚,虚假宣传不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也会透支品牌公信力。从西麦燕麦片、豪士面包检出霉菌超标,到“德其尔”米粉检出重金属,再到呼伦贝尔友谊乳业奶粉不合格,种种食品安全漏洞仍值得行业警醒。
1、听花酒母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
2024年3·15晚会曝光听花酒体验店内广告涉嫌虚假宣传。4月,成都听花盛世贸易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罚180万元。此后,听花酒所属公司青海春天旗下另外3家子公司也因虚假宣传被罚80万元、130万元、120万元。
2、三只羊“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虚假宣传
2024年9月,三只羊团队直播推介“香港美诚月饼”时强调“高端”“香港”等卖点,构成虚假、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另据监管部门调查,三只羊团队在直播推介鲜多裕公司牛肉卷时宣称产品为原切肉,但企业实际发货为调制肉,相关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基于相关问题,三只羊公司被罚没共计6894.91万元。
3、东北雨姐直播间售假红薯粉
2024年9月,有博主爆料网红东北雨姐直播间售卖的红薯粉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检出木薯基因,东北雨姐随后陷入舆论风波,直播带货业务停滞。因虚假宣传,东北雨姐关联公司被罚没165万元,并被责令限期整改。
4、西麦食品燕麦片检出不合格
2024年10月,1批次“西麦”高钙牛奶燕麦片检出霉菌超标。经西麦食品核查,涉事产品系公司一经销商储运环节管理不当,导致产品被污染。
5、豪士面包检出霉菌超标
2024年11月,湖北省市场监管局通报1批次“豪士”小小面包霉菌超标,豪士食品董事长叶跃辉随后在直播间落泪致歉。据豪士食品回应,不合格原因可能出自代理商储运环节。
6、Blueglass因酸奶广告低俗被罚
2024年10月,因“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酸奶广告内容低俗、擦边色情,违背公序良俗等,现制酸奶品牌Blueglass运营方北京悦活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被罚40万元。
7、“德其尔”婴幼儿米粉重金属超标
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标称江西德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德其尔”婴幼儿米粉检出重金属镉超标,且多达8项营养元素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甚至部分未检出。
8、呼伦贝尔友谊乳业奶粉检出不合格
2024年11月,因1批次“子怡”幼儿配方奶粉低聚果糖、叶黄素项目含量虚标,呼伦贝尔友谊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没约123.65万元。据经销商证实,该公司婴幼儿奶粉工厂已停产。
9、周黑鸭被投诉生虫变质
2024年5月,浙江杜女士对媒体爆料,其在江西南昌西站候车大厅购买的周黑鸭气调鸭锁骨上有白色小虫蠕动。周黑鸭方面称,此产品已开封且被消费者丢弃,未看到实物,公司无法判定实际情况和产品责任。考虑到消费者感受,已和解支付慰问金。
10、“爷爷不泡茶”召回问题保温杯
2024年10月,针对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其购买的“花园保温杯”出现生锈等问题,新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发布声明称,本批次部分产品出现锈斑、划痕的情况,初步调查结果为产品工艺问题导致,并发起召回。
数据来源: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24)》、上市公司报告、企业公告等。
新京报记者郭铁秦胜南王子扬刘欢王思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