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13 11:29:59 股吧网页版
【高端访谈】在高质量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塑造发展新优势——访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在伦
来源:新华财经


K图 002948_0


K图 03866_0

  新华财经济南1月13日电(记者贾云鹏)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在伦近日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市场空间和业务场景。作为山东省综合化程度较高、集团化经营水平较好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银行的最大优势是既有现代商业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体制、又熟悉当地经济,将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同时,走出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塑造发展的新优势。

  新华财经:科技金融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青岛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是如何布局的?

  景在伦:科技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岛银行坚持持续性伴随科技企业发展的服务理念,以“完善的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丰富的科技业务合作渠道和创新的全生命周期授信产品”为服务手段,打造“青银科技陪伴成长”的服务品牌,实现科技贷款规模较快增长。

  在整体战略目标及规划上,围绕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全面搭建总分支协同体系的科技金融专营机制,落实全行科技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大力推进科技企业产品创新与研发,“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服务科技企业。

  为扩大科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我行积极拓宽合作渠道,与山东省市各级工信、科技等部门保持常态化沟通,与山东省担保集团、省瞪羚协会、省科融信平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省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行业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等具有创新能力的客户群体,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搭建了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围绕科创企业的成长特点,推出了“一横+一纵”特色产品体系。其中,“一横”是沿着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推出“启航易贷”“领航易贷”等产品;“一纵”是与科技平台、产业园区等合作,以及依托政府风险补偿政策等,深入拓展科技金融合作场景。

  新华财经:青岛银行是如何聚焦蓝绿两大赛道创新推进绿色金融的?

  景在伦:青岛银行把绿色金融提到战略高度推进。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特色和区域产业优势,聚焦蓝色金融、绿色金融两大赛道,在总行公司银行部基础上成立蓝绿色金融部,打造“绿金青银,青出于蓝”特色品牌,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和专业经营能力。

  首先,我行明确规定董事会负责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根据风险可控、经营可持续原则,结合国家“双碳”战略,持续完善绿色信贷长效发展机制,将绿色信贷项目列为优先支持类,对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的项目、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和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及符合本行“碳中和”绿色信贷筛选标准的节能减排企业,积极提供各项融资支持,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坚持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青岛银行陆续印发《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碳减排金融支持力度的实施方案》《绿色金融业务综合服务方案》等,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开发“一行一策”专属产品,打造以碳贷通(碳金融)、绿贷通(生态环保)、光贷通(光伏业务)、环贷通(环境权益)为主的绿色金融产品(场景)体系。先后成功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全省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全省法人银行首笔用能权质押融资、全省首笔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截至2024年年末,青岛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370亿元,增幅超45%。

  第三,定位海洋经济特色,构建“青出于蓝”蓝色金融品牌。针对海洋、港口经济特点,精准发力海洋经济重点领域,拓宽海洋产业链融资渠道。截至去年末,青岛银行蓝色金融贷款余额近170亿元。

  作为国内率先试点银行,青岛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推进“蓝色金融”能力建设。目前,我们与IFC合作推广的蓝色金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了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标准界定了蓝色金融和蓝色债券支持的7大板块37个子行业的合格活动。蓝色金融产品体系涵盖可持续渔业、海洋友好化学品、港航物流、海工装备、可再生能源、海洋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极大拓宽了我行为涉海企业提供服务的范围,赋能山东省蓝色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新华财经: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青岛银行在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便捷性和获得感方面有什么特色做法?

  景在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应有之义。青岛银行树牢金融为民理念,在“总行科创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分支行普惠金融部”架构下,围绕重点领域创新30余款产品,形成了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创企业、出口企业等的产品体系。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特色产业,打造专业化支行,如针对文化创意产业,成立“文创支行”;针对青岛港口贸易,成立“港口支行”。

  同时,连续多年开展“铸剑行动”,研发普惠拳头产品,运用大数据推出多款服务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如通过税务、发票、征信等数据,推出线上集合式业务“青银普惠e融”,客户仅需申请这一款产品,系统便可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特点,针对性核算授信额度;针对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打造“惠农贷”“合作贷”“食品贷”“渔船贷”“粮食规模种植贷”等多款场景化产品,以满足涉农群体多样化融资需求。

  新华财经: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青岛银行在挖掘养老金融需求、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方面,是如何进行创新的?

  景在伦:养老金融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老年客户需求,青岛银行创设“青银医养”品牌,通过“卫健+养老”协同发力,推动养老产业金融发展。

  针对全省养老、医疗类客群,我行在2019年就成立了卫生健康专业团队,针对省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配置了“院易融”“诊易融”“医药链融”等专属产品,目前服务基层医院和医药企业超500家。为进一步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2024年5月,青岛银行推出原创专属养老产品——“养老企易贷”,通过提供养老企业的医保返还收入和养老收入,为养老企业提供信用类的低成本资金支持,目前已为全省20家养老机构及与养老产业紧密相关的客群提供金融服务,体现出我行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干担当。

  针对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养老第三支柱”规划储备需求,青岛银行在优化服务智能化、渠道便利性、创新适老金融产品的同时,聚焦“养老保障规划”服务场景,完成“家庭保障诊断系统”“养老金计算器”的功能开发上线,为提升客户家庭养老专业规划服务能力,提供有效工具支撑。

  新华财经:数字金融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青岛银行是如何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的?

  景在伦:数字金融是新质生产力在金融行业的具体表现。青岛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数字金融的重要抓手,聚焦渠道建设、产品服务、场景生态、技术创新、数据治理等领域,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为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好数字基础,探索有效路径。

  为丰富数字金融产品供给,青岛银行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持续优化手机银行、线上营业厅等线上渠道,自主开发客户体验监测平台,同时开展全渠道客户和用户体验专项测试及迭代优化,提升数字渠道线上服务能力;针对数据资产和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推出“数据资产贷”“数字转型易贷”等数字金融贷款产品,探索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助力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变现;丰富数字场景生态方面,通过延伸数字化场景,连通产业客户、政府、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利益方,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BCGF端客户场景的各应用环节。比如,依托财资管理系统,以“钉钉付款”产品为切入点,通过业财融合的方式将我行财务流程与客户审批流程进行打通,提升全流程效率;为实现数据资源体系化管理,整合行内基础数据、报表、指标、标签、算法模型等数据资源,构建数据资源目录,覆盖本行134套系统,表级血缘准确率趋近100%,大幅提升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同时,青岛银行积极探索AI大模型数字化应用,围绕智能识别、内容生成、智能知识库、办公与代码助手、信贷报告生成等五项AI能力建设,服务于智慧信贷、远程银行、零售智能营销、办公应用等数字化业务场景。

  展望未来,青岛银行将继续秉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以“五篇大文章”为行动纲领,围绕“实”字下功夫、“新”字做文章、“精”字求成效,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市场机会,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齐鲁新篇章”贡献青银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