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火了!12月26日,AI眼镜概念股反复活跃,瀛通通讯、龙旗科技、宝明科技涨停。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源于近日多款AI眼镜产品的集中“上新”,更有企业的产品预售全面售罄。
用户无须等待讲话结束,翻译内容实时呈现在眼镜镜片上,即可实现流畅对话;无论是骑行还是漫步于陌生的城市,只需一句指令,启动AI实时导航功能,导航,耳边实时播报路况信息,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走……记者注意到,当前,各家厂商发布的AI眼镜,其功能主要聚焦于问答、翻译、识物等场景。随着今年大模型的发展,以及部分爆款智能眼镜超百万出货量的优异表现,互联网大厂、一众AR创业公司等纷纷加入AI眼镜赛道。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直言,虽然新品不断推出,但是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仍然缺现象级产品。目前智能眼镜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要实现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如价格、续航、计算能力等。
很热闹:
国内至少50个团队涉足AI眼镜,“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AI眼镜作为AI落地的全新载体,企业争相布局,开启百镜大战。国内AR企业代表Rokid在11月份推出了Rokid Glasses,其集合多模态AI大模型,是人们全方位生活智能助手。包括AI问答搜索、AI识物、AI多语种翻译、AI拍照答题、AI转译。国内互联网大厂也积极跟进。11月12日,百度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该产品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小度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AI眼镜作为人类的第一视角设备,其捕捉视觉、声音、位置等信息的能力,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延伸,重新定义人与世界的互动方式。根据国金证券的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50个团队在做AI眼镜,当中不乏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硬件厂商,海外大厂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亚马逊等也在积极布局。
市场反响也不错。近日,闪极科技发布消息称,AI拍拍镜共创版预售仅24小时,其原计划在春节前排产的总计50000台机器已全面售罄。Meta智能眼镜相关应用的下载量呈现爆炸式增长。Sensor Tower的应用下载数据显示,Meta View配套应用的下载量在10月同比增长超过200%。
AI眼镜之所以如此“火热”,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是因为它能够解决许多传统眼镜存在的痛点,如视野受限、外观老土、重量大、易滑落等。同时,它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如无须手持设备、便于携带、可与智能设备无缝连接等。
新风向:
可拍摄智能眼镜价格在千元左右
当前,消费者在选择AI眼镜时有三种主要选项。第一种选项是仅带有大模型语音交互功能的音频眼镜,不带摄像头,价格相对便宜,可能只需一两百元甚至几十元。这类眼镜主要采用蓝牙耳机方案,因此成本接近普通耳机,只是将耳机形态做成了眼镜。
第二种选择是带有摄像头的AI眼镜,类似于Meta的产品。这类眼镜要求更强的传输能力和独立的芯片,因此价格稍高,市面上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与纯蓝牙眼镜相比,它们增加了拍照功能。
第三种选择是带有显示功能的AI眼镜,其不仅能帮你在国外旅行时实时翻译对话,消除语言障碍,还能在实现智能视觉支付,眼镜自动识别支付码,一键确定支付。当前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在2000到4000元之间。这类眼镜的主要成本集中在光学部分,光学部分的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甚至可能占到60%以上。
随着各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产品批量化大规模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有业内人士预计,两年内,带显示的智能眼镜价格也有望降至1000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搭载摄像头的可拍摄智能眼镜正在成为新的产品风向。洛图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拍摄眼镜在海外市场已经流行有段时间了,其在短视频、Vlog、户外运动等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中国消费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产品加入摄像头后,比较考验设备在重量、续航、散热等方面的平衡;另一方面,可拍摄智能眼镜对芯片算力、端侧AI和多模态交互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发展到现在,智能眼镜和生成式AI的技术积累已达到一定基础,智能眼镜围绕视、听觉展开的多模态交互意味着支持拍摄功能的AR眼镜、音频眼镜的出现将是必然。
冷思考: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需在价格、产品体验上去突破
为何众多参与者能涌入AI眼镜领域?业内企业观察表示,目前市面上可选型的元器件相对单一,外形受制于元器件的尺寸,功能上基本以拍照、录像、音频播放、大模型助手为主,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崔海涛表示,目前市场上的AI眼镜大多不带显示功能,主要基于音频交互,如拍照、录像和导航等。这些功能由于没有显示,效率相对较低,因为用户需要听完一段语音才能获得信息。目前,市场上大约80%到90%的AI眼镜不带显示功能,它们本质上是蓝牙耳机加上摄像头的方案,技术门槛较低,适合新手和非AR行业的厂商尝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打造出具有现象级影响力的产品。作为科技爱好者,刘先生对AI眼镜抱有期待,但他也关注了几个核心问题:AI眼镜价格是否划算、产品用户体验如何、电池续航能力是否足够等问题都是她在考虑购买AI眼镜时非常关心的方面。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表示,目前智能眼镜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智能眼镜被视为一种时尚和科技的象征。然而,要实现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Rokid认为AI眼镜的难点包括重量、算力、续航的平衡。业内当前通过优化电源管理算法,减少不必要的功耗,以及将大部分的算力转移至手机端来优化这个平衡。当前因为AI有大量的计算推理,所以一般在云端部署,这就导致了当前AI的实时性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当前业内在逐步开发端上的模型已获取更快的交互。业内预计在未来3-5年内,随着新材料、新显示技术和能量收集技术的逐步成熟,端侧AI加速器的普及和轻量化AI模型的进一步优化,AI眼镜的重量、续航、AI实时性的问题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另外,对于搭载摄像头的可拍摄智能眼镜会有伦理或社会管理问题吗?“任何工具都有其正反两面,智能化时代更是如此。智能眼镜这样的产品,我们不能排除它们可能被用于不良目的。”产业观察家丁少将表示,但他认为,通过技术监管和内容监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实际上,智能眼镜之前,智能手机已经高度普及,相关的AI大模型和摄像头识别技术的监管也在不断成熟。因此,对于新兴事物,丁少将建议,应更多地鼓励其发展,同时,监管可以参考智能手机等更成熟的品类来加强。不必过于担心,关键是要在发展中不断优化监管措施。
独家采访:
广州前沿企业在上游核心部件早有布局
在AI眼镜的前沿领域,广州企业在其核心部件领域早有布局,并已经在抓紧扩大产能。
“作为深耕AR显示核心技术的厂商,我们已经收到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希望我们提供核心显示模组、显示镜片,甚至整机设计。”广州的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
谷东科技,成立于2017年,由清华、北大、北航、奥本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及AR领域资深工程师团队组成,是国家高新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组建了光学、智能硬件、AI算法、软件平台等核心团队,并与国际领先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AR前沿技术研究院,提供从核心材料到整机研发生产的全栈式服务。
随着市场对带有显示功能的AI眼镜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类产品因其高技术门槛,尤其是精密光学领域的要求,使得大多数厂商难以掌握其核心技术。“在国内,我们从材料研发到光学镜片再到模组的整个技术布局相当深厚和宽广。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与我们相匹敌。”崔海涛告诉记者。谷东科技的解决方案在成本和量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单片镜片售价已压缩至百元内,且已经攻克材料、工艺、双目合像等行业难关,打通全链路生产,确保产品量产稳定。
随着市场对带有显示功能的AI眼镜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类眼镜产品因其高技术门槛,尤其是精密光学领域的要求,使得大多数厂商难以掌握其核心技术。“在国内,我们从材料研发到光学镜片再到模组的整个技术布局相当深厚和宽广,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像我们一样这么全的布局。”崔海涛告诉记者。针对消费市场,谷东科技的解决方案还拥有成本更低且可量产的显著优势。据了解,谷东科技单片镜片售价已压缩至百元内,且已经攻克材料、艺、双合像等业难关,打通全链路产,确保产品量产稳定。
为了抓住AI眼镜带来的发展机遇,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谷东科技正努力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崔海涛透露,“目前,今年已有一座工厂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另一座工厂的生产线计划在春节后启动,同时我们也在为下一个工厂的建设进行选址工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我们大幅提升产能。”
产业前瞻:
对标2014年时的智能手表 AI智能眼镜暴发可期
市场上认为今年似为AI+AR眼镜的爆发前夜,而2025年或有望成为AI眼镜的爆发元年。共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AI智能眼镜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开始,AI眼镜将快速向传统眼镜市场渗透;到2029年,AI眼镜全球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AI智能眼镜具备信息获取和交互的便捷性,相比于手机、电脑等传统电子终端,AI智能眼镜能够解放用户双手,提供更具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是未来发展AI应用的高潜力载体。2018—2021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4—2028年将随消费者应用场景增多而进一步加速增长。AI智能眼镜赛道目前的发展阶段,可以对标2014年的智能手表,后续放量可期。
业内企业预计,在后年将迎来AI/AR眼镜的大爆发。今明两年厂商相继推出产品,明年用户市场慢慢开始火热,用户接受度和普及度增高,在后年达到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