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东风汽车旗下一辆岚图知音在云峰工厂下线,与此同时,一汽、上汽等10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同步下线,共同达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千万辆的目标,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内产量首度突破千万辆。
将时间倒回到10年前,根据中新网报道,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仅8.39万辆。
短短十年间,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更是取得跨越式发展,在这其中,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已然成长为中坚力量。
2023年,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10月12日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辆。中汽协负责人此前曾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
在快速前进的新能源大潮之下,自主品牌表现强势。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自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连续四个月突破50%。以刚刚过去的10月数据为例,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为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为3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则仅有6%。10月自主品牌零售148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1%。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7%,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60%,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8.4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路走高
放眼当下汽车行业,拥抱新能源已然成为共识,但其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表示,“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我们首次展出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而走遍全场,其他的展台全是燃油车。那时候根本没有人相信,新能源汽车能有未来,甚至连”新能源汽车“这个词,都还没有出现。大家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众新能源车企、造车新势力淌过从0-1的验证期,逐步走向成长期、成熟期。新能源汽车在前期政策的支持下以及车企的技术创新中一路“狂飙”。
1995年,我国首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直到2022年2月,实现1000万辆产量;2023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新车下线,这意味着第二个1000万辆产量只用了短短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记录还在刷新,2024年6月,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正式跨过了3000万辆大关。
惠誉评级中国企业研究董事杨菁告诉时代周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早期的政策驱动、补贴驱动的阶段,过渡到产品驱动、市场驱动的阶段。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车型的可选范围、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动力电池的单位成本、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密度等方面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发展。
“从政策方面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也从重需求到重供给,让市场竞争来提升新能源车的吸引力,从而加快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化。”杨菁表示。
陈士华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燃油车,达到51.1%。此后三个月,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稳居50%以上。
“10月一般是新能源渗透率偏低的传统车消费月份,但今年10月新能源渗透率也达到了52.9%,较2023年10月增15个百分点,新能源渗透率继续创新高。”乘联会指出。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向时代周报表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这个节点比业界及消费者普遍预测到达得更快。未来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份额占比仍会经历长期博弈的过程,随着新技术不断成熟及成本降低,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还会继续攀升。”
反观燃油车,今年1-10月,燃油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6%,为950.8万辆。其中,10月燃油车零售销量为106.6万辆,同比下降16.1%。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研判,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5%。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新能源浪潮轰轰烈烈,大浪淘沙,一批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汽车脱颖而出。
比亚迪站上月销50万辆的新台阶,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近在咫尺;今年1-10月,吉利超过特斯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销量第二的企业;理想汽车在10月达成累计100万辆的销量成绩,成为首个突破百万销量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销量屡创新高,冲刺月销4万辆大关;小鹏汽车、蔚来则进一步完善品牌矩阵:小鹏汽车全新的产品序列MONA上市开门红;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已经推出首款新车,第三品牌萤火虫也已蓄势待发。
惠誉认为,比亚迪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而吉利和长安等车企也通过推出吉利银河、长安深蓝和启源等新子品牌,以及插电式电动汽车产品,从市场细分中获益。在造车新势力品牌中,理想汽车和问界得益于市场对智能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强劲需求,在2024年第三季度表现领先,而零跑凭借高性价比的纯电动和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紧随其后。
总体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得以扩大自身份额。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为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为3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则仅有6%。
10月自主品牌零售148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1%。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7%,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60%,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8.4个百分点。
曾几何时,王传福曾感慨:“2008 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失意’的一年,产销规模未能如愿达到千万。中国品牌的市占率下跌,在中国市场上只是个‘配角’。”如今,自主品牌不再是“配角”,已然成为牌桌上的主角。
图片来源:乘联会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4年1-10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前五名中有四名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中仅有一汽大众跻身前五。比亚迪以289.8万辆销量排列第一,同比增长35.2%,占据16.2%的市场份额;吉利汽车(137万辆)、长安汽车(106.8万辆)、奇瑞汽车(97.8万辆)分别位列第二、四、五名。
而在合资阵营,位列1-10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前十名的合资品牌中,除上汽通用五菱以外,销量均同比下滑,一汽大众下滑11.3%、上汽大众下滑4.4%、广汽丰田下滑15.3%、一汽丰田下滑6.2%、东风日产下滑10%。
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7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增长8%。10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9%,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自主、合资冰火两重天背后,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合资品牌正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迎头赶上;自主品牌则瞄准海外市场和高端化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比亚迪、零跑、小鹏等车企的海外蓝图陆续铺开,理想、问界持续领跑新势力销量排行榜……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充满竞争与机遇、变革与淘汰,从艰难起步到全球瞩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