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芝麻球、蒸饺、蛋挞皮、大包子……在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味央厨),一个又一个能打的大单品被创造出来,走向连锁餐饮市场。
近几年,千味央厨围绕油条类、蒸煎饺类、烘焙类、米糕类四大优势产品线,重研发、提效率、扩产能,深耕大单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产品风向标,服务着消费者所熟知的餐饮百强企业,涵盖西快连锁、中快连锁、火锅、宴席等多个餐饮场景,例如海底捞、华莱士、老乡鸡等多个国内头部餐饮企业,几乎横跨餐饮的所有品类。
从中国第一根工业化油条
到超90款油条SKU
讲述千味央厨的产品故事,油条是绕不开的第一大标签。参与了油条研发、上市全过程的千味央厨研发总监贾学明,对这段故事了如指掌。
“2002年我们与国内头部西快餐饮连锁开始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承接了其西式快餐中餐化的需求,正式开启了对工业化油条的研发。”贾学明告诉记者。
1.0版本的千味央厨油条,解决的首要痛点是“无铝化”,也就是去掉传统油条中的矾碱盐膨松剂。贾学明回忆,为了搞清楚油条的全部“基因”,千味央厨的研发团队从实验室到连锁餐饮店,再到街边油条摊,反复考察、验证一根工业化油条诞生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研发的对象不只是油条本身。“为了呈现一根合格的工业化油条,我们相当于重新开发一条产品供应链,从面粉、膨松剂,到炸锅等设备,再到标准化加工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要适配。”贾学明提到。
对食品企业来说,在未知的结果到来前,研发就意味着连续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现在来看,这种投入对千味央厨来说是必需的。作为一家定位于为餐饮企业提供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供应链企业,千味央厨打磨出的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此后这些年千味央厨持续的爆品输出,提供了重要支撑。
说回油条。2006年,千味央厨速冻无铝油条上市,实现了工业化油条从0到1的变革。很快,油条成为千味央厨的过亿大单品。
发展到现在,千味央厨的油条已经进入了4.0版本,“进化”出超90款油条SKU:传统油条、早餐油条、外卖油条、火锅油条、灌蛋油条、糍粑油条、麻辣烫小油条、蒸油条、咸蛋黄油条……匹配多种应用场景。
大单品背后
实现“产品平台化”研发体系是支撑
芝麻球作为千味央厨第一支“球类”大单品,是乡村宴席上常见的一道菜。
为了搞清楚炸芝麻球在餐饮终端应用的痛点,千味央厨的研发团队多次跑到农村宴席上观摩,最终研发出“芝麻球不炸、芝麻不掉”的产品,适配一线客户需求,更适配消费者体验。如今,千味央厨每天约有576万颗芝麻球销往全球,销量全国第一。
芝麻球的成功开发,构建起了千味央厨的“产品平台化”的研发体系。如何理解产品平台化?“可以做个对比,传统的速冻面米研发部门有饺子开发组、馄饨开发组、汤圆开发组,形成产品开发组织结构。我们则是矩阵式组织结构,有甜馅儿开发组、咸馅儿开发组、发酵/非发酵组、设备组、包装组等。公司培养了66名系统工程师,由他们把这些能力串起来,最终开发出合适的产品。”贾学明解释,“以前是产品经理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现在是深入研究每一个零部件,异步开发,有需要时就进行‘组装’。”
在这个系统下,千味央厨的一个个大单品被创造出来且快速打开市场,成为千味央厨护城河的重要组件。除了油条、芝麻球、蛋挞皮等产品,千味央厨近几年重点发力的蒸饺,也成为又一核心大单品,上市三年,销售额就突破了3亿元。
在贾学明看来,产品研发的核心支撑是人才支撑。他告诉记者,公司在郑州、上海分别建设有两个产品研发基地,拥有多名高技术研发人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据了研发团队的35%。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9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