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人物》发布了一个关于《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声明,主要提及和解释了与孙萍研究论文的一些纠纷,表达了对孙萍作为中国社科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和报道受访者,以文章「原作者」、「原始研究者」的身份出席讲座、公开活动的不同看法。
2020年9月,《人物》发布的这篇关注外卖骑手生存困境的调查报道,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讨论。孙萍当时是主要受访对象之一。
这篇报道因其关注外卖骑手的生存困境而引发广泛讨论。
巧合的是,2024年9月23日,叮咚买菜一名42岁的仓管员阿涛(化名)在其租住的房内去世,骑手、仓管员等基层劳动者的生存环境问题又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阿涛与叮咚买菜没有直接劳动关系,而是与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云千斗”)签订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杭州云千斗表示,阿涛的死亡不适用工伤,也无法证明与公司存在直接关联,但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赔偿几万元,具体金额可以协商。而家属希望按照工伤死亡的标准进行赔偿。
全国总工会2023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外卖骑手数量达到1300万人。今年9月份,美团CEO王兴向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全员信,信中提到,2023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约745万人,获报酬超过800亿元。
三年前的那篇报道给外卖平台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舆情压力,促使各大平台公司对骑手的工作条件和算法进行审视和相关改进。三年过去了,骑手们的待遇改变了多少?
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6月,在高频骑手中,众包与乐跑骑手在北上广深的月均收入分别为7354元、11014元,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月均收入分别为5556元、7197元,基本代表了高频骑手收入均值的区间。
不考虑额外奖励等因素,最能体现骑手待遇的数据是每单收入变化。美团并没有公开这一数据,但是一些相关数据可以看到类似的变化。
2024年5月,在非传统用工平台领域市占率最高的博尔捷数字科技集团(BridgeHR Tech Group Inc.,以下简称“博尔捷”)在2024年5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其主要业务就是为美团这样的公司提供骑手,超70%的收入来自标准配送服务。
博尔捷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支付给骑手的佣金由6.47亿元降至6.43亿元。而同期骑手承担的配送单量从0.89亿个增加至0.93亿个。
从以上的两组数据可以测算出,2021年至2023年骑手每单收入由7.24元降至6.95元。交银国际今年年初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团外卖业务单均盈利仍然超 1 元(1.2 元/单)。
骑手在整个外卖的商业模式中处在一个重要却又脆弱的位置:没有骑手的勤劳配送,外卖业务不会如此高效,但这又是一块利润不高的业务,如果算上骑手的社保等成本,这更是一块艰难的业务。
作为一种商业上的安排,美团这样的公司通常将骑手外包给博尔捷这样的第三方公司,美团按照约定的配送费用支付给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负责骑手的收入和社保等成本。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公司很难有能力提升骑手的待遇,毕竟第三方公司的利润空间有限。以博尔捷为例,其2021-2023年期间收入和利润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尤其是2023年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了下滑。
如果第三方公司的利润情况越来越差,骑手们的待遇不可能有提升;甚至第三方公司还可能因为自身的利润考虑,降低骑手的整体待遇。
从整个外卖的生态来看,提升外卖骑手收入的核心在于美团这样的平台公司,它们才掌握了定价权,而且本身也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做这件事。
美团在过去三年的收入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179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67亿元。利润方面,2021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55.7亿元,而到了2022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8.27亿元,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232.53亿元,显示出美团的盈利能力逐年增强。
在美团的整个商业模式中,外卖业务也许不是利润最高的,却是最重要的基本盘——如果没有外卖业务,美团的其他业务也不会成长如此之快。
以美团最新的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为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的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6.8%至人民币152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25.1%。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包括外卖、到店酒旅等,其中外卖是主要部分。
美团能够为骑手做的显然还有很大空间,还能够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