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25 10:42:35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政策利好齐发!如何解读?大反攻之后,后市怎么看?

国新办9月24日召开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以及中国证监会三大监管的主要负责人将齐聚一堂。从上午9点开始,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纷至沓来,9月24日的消息面犹如秋日繁花次第绽放,令人目不暇接。

市场情绪瞬间从悲观转为乐观,“牛回速归”的呐喊声此起彼伏,A股也迎来了久违的放量普涨,上证指数收涨4.15%,创下最大2020年7月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两市成交额重返9700亿。(来源:Wind)

01 政策层面落地了哪些利好?

稳增长、稳地产、稳股市“三箭齐发”

“稳增长”方面——

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年底前可能还会择机再降准0.25-0.5个百分点;

降息: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7天OMO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引导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稳地产”方面——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0.5个百分点;

统一最低首付比例: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下调至15%;

加大政策配套支持: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提升央行支持比例至100%,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等文件延期至2026年底。

“稳股市”方面——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5000亿,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通过质押股票、债券、ETF等资产,“以券换券”从央行处获得流动性,提高股票增持能力;

创设专项再贷款:首期3000亿,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增持股票;

进一步支持股票市场发展:研究平准基金,支持汇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发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以上整理自财联社、华尔街见闻)

02 降准降息带来哪些影响?

潘行长表示,本次降准0.5个百分点一共可以释放约1万亿元的低成本长期资金,而降息将带动MLF下调0.3个百分点,预计LPR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0.2-0.25个百分点,对银行净息差总体保持中性。

央行此次“大动作”,彰显了货币政策在呵护经济复苏层面的坚定决心,这也正是对“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的积极响应。

市场对于降准已有一定预期,而降准和降息同时进行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来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政策宽松持续性的预期,释放积极的“稳增长”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二来有利于增强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保持在偏低水平,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对正处于复苏进程中的实体经济、为当下反复的信心注入一剂强心剂。

03 地产相关政策释放什么信号?

过去两年间,房地产市场承压带来的“副作用”已成为共识,当前影响有效需求的一大堵点便是私人部门缩表,体现在居民早偿率来到历史高位,不仅制约了当下风险资产的表现,提前还贷也对居民购买力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尽管去年8月存量房贷利率已经经历过一轮下调,超过23万亿元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3个百分点。(来源:《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人民银行)

但由于上轮调整仅针对首套房贷,且下限是原贷款发放时“当时当地”首套房加点下限,所以部分区域(尤其是2023年底前未调整过下限的一线城市)贷款人并未直接受益。

而此次将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是针对买房人的“变相降息”,有望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预计按年向居民让利1500亿元左右。如果全部用于消费,对于正处于复苏进程中的居民消费,也是不容小觑的助力。

可以说,本次政策属于“对症下药”,一方面为借款人节省房贷成本,阻断私人部门“缩表”循环,扩大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平滑提前还贷压力,稳定住房消费预期,提振购房信心。

或许化解地产行业深层次矛盾仍需要时间,行业的企稳还有一个过程,但至少目前我们见到了政策的进一步发力拐点,稳住预期便能稳住需求,需求有了,库存才有望理性去化。而地产作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信用扩张载体,承担着居民50%以上的财富配置,一旦能实现“再平衡”,对经济脉络的深远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来源:华泰证券)

04 股、债后市影响几何

债市方面:

9月24日开盘主要国债利率普遍下行,10Y国债一度下行超2BP。但随着市场对政策信息的充分消化,以及A股大涨行情的“跷跷板”效应,主要国债利率转跌,10Y国债盘中上行超2BP。

短期来看,债市面临的环境将更复杂,资金面、高频数据的关注度或将提高。

当前的债市面临着两方面力量的博弈,一方面,当前利率达到历史低位,过往经验暂时失效,止盈压力、政策预期等均会产生一定压力;另一方面,资金欠配以及整体偏宽松的环境,也是稳定利率的力量。

纯债基投资建议上,如果投资者更关注短期的“避震”需求,不妨更多偏向短债基金的配置,等待信号进一步明朗。

如果投资者的资金期限相对更长,如可达1年及以上,则可以考虑逢调整布局中长期纯债型基金,通过长期持有追求,相对更高的固收资产内在回报水平。

因为从趋势上看,支撑债市慢牛行情的底层逻辑并未发生转变。

当下债市行情出现趋势性反转,需要经济数据出现季度维度的连续修复,或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在宽货币的政策下,通过个人、企业加杠杆的方式转向宽信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将伴随着新旧动能切换波浪式前进。

眼下对债市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于财政,这需要观察10月的会议表述,并且政策转换为实物工作量反哺经济,仍需要时间观察。因此在反转信号出现前,债市整体趋势不变。

股市方面:

这也是本次“政策大礼包”中最超预期的部分。因为9月24日新增创设的两大政策工具与正在筹备中的平准基金,可以说是精准剑指当下A股市场的核心掣肘——资金面。

一方面,本轮A股的蛰伏周期格外漫长,在经历了三年的赚钱效应低迷之后,居民风险偏好转向防御,在缺乏增量资金的同时,减仓与赎回带来的负反馈作用还加深了减量博弈。

而本次央行第一次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于是直接为机构提供了增量资金的“子弹”,在首期5000亿元规模的基础上,未来还可视情况扩大规模。

具体操作上,机构可以把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再去市场上卖出变现,而变现获取的资金必须用于购买股票。

当然,创设互换便利不意味着直接发钱,不会扩大基础货币规模,但从资金流向上分析,对于股市而言是获得增量资金,而部分国债等低风险资产可能会增加相应的卖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于金融市场上“淤积”流动性的重新分配与疏导,引导“活水”流向股市。

另一方面,政策层面在“国九条”之后大力倡导提高股东回报率,年初以来A股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金额分别达到2万亿元和1500亿元,双双超过历史全年高点,但客观操作层面上,部分上市公司可能由于面临市值缩水与资金周转等问题导致“有心无力”。

9月24日推出的3000亿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计划,面向上市公司提供2.25%的低利率贷款,使得大股东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借款来增持自家股票。

毕竟只要公司的分红率超过2.25%,就已经可以实现盈利。而对于那些深知当前价值已经明显低估的公司而言,伴随着股价的上涨,这样的借款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者需要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馈价值,而敢于借款增持自家股票的公司,往往具备扎实的基本面和较低的估值,这些公司也通常是核心资产和机构重仓股的代表。类似的操作有望打破困扰已久的负循环,稳定和改善市场信心,开启核心资产价值重估的新篇章。

尽管近来股市的波折反复令不少投资者深感迷茫,但从历史规律看,每一次“3000点保卫战”最终都取得了胜利。当前监管层对于市场足够重视,利好量变终将渐近质变,随着由上而下的执行力优势发挥,我们有理由期待市场由极端情绪回归,进入经济与资本市场共振向上的良性循环。

信心回来了,行情自然也就走下去了,这就是人心和市场。

当最难捉摸又最简单的人心逐步向乐观转向,有理由对行情的持续性多一分信心,做长期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风险提示:

1.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別。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投资方式。

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

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存在差异。

7.本页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

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

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10.本页面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OTCFUND|008086)$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C(OTCFUND|008087)$

$华夏恒生ETF联接A(OTCFUND|000071)$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3402)$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A(OTCFUND|013171)$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C(OTCFUND|013172)$

$华夏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A(OTCFUND|007992)$

$华夏黄金ETF联接A(OTCFUND|008701)$

$华夏黄金ETF联接C(OTCFUND|008702)$


#并购重组迎政策利好 概念股持续活跃#

#国新办召开发布会  A股能否五连阳?#

#连环大招!降准并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