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来聊聊个人近期有关注和研究,但是没有上车的投资机会。仅作为记录分享,不作为推荐。
港股基金
在8月和9月初,最关注的投资机会是港股基金。当时觉得降息后,对比A股,港股的投资性价比凸显出来了。
不过港股基金的挑选并不容易,市场上有很多可以投资港股的产品,不过做得好的很少,尤其是主动管理的产品。把相关产品筛了一遍,看得过去的产品两只手数得过来,而且集中于2家基金公司。结果其中1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还离职了……
剩下的备选就比较有限了,同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同个团队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不同团队差异大的产品规模还迷你。
同时还去兼顾了指数基金,不得不说这几年基金公司是真能发啊,QDII和港股通不同通道,恒生指数、中证指数、国证指数不同系列,宽基、行业、主题不同类型都很丰富。同一个方向,不同指数编制可能有一定的不同,还是有可选余地,但是有些不同又很令人头疼,比如真找不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港股红利指数。
左思右想之后,行情就如龙卷风般袭来了。
中长期信用债基金
十一假期回来,中长期信用债基金,被关注到有一个超跌机会。这个机会倒是不难预期,因为债市本身在季末压力就比较大,再加上大A突然雄起,股债跷跷板效应起来,假期后债券类产品有一个集中赎回期(定开产品积攒了一周的开放期),多重因素叠加,债市很可能就跌过头。而至于长期,利率下降还是趋势。这算是一个比较确定的交易性投资机会,投资性价比很高。
认真研究了何种期限的信用债超跌最严重,反弹的空间有多少,有哪些相关产品可供选择,哪些产品费率设置友好?由于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及时得出结果,所以信用债反弹的第一天没有上车。
第二天,研究结论是有了,结果债市又是大涨,反弹的空间走完大半,这个机会就变得鸡肋了……如果有底仓还能追进,但是没有底仓这个机会就没太大吸引力了。
犹豫就会败北
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犹豫机会败北!现在行情变化这么快,这么大,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
还是需要把关注的机会列清单,然后把相应的产品都给储备好,一旦时机合适就把事先做好的功课用起来。
换一个角度思考,既然市场变化快,精力可能跟不上,在广度和深度的取舍上,可能我们也需要有选择,在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可能只选一方面是更合适的,选择广度就增加覆盖,选择深度就集中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