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杰,清华大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近4年投资管理经验。历任MSCI Inc.分析员,华泰柏瑞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财通基金量化投资二部负责人,2019年加入鹏华基金,现任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先后管理了多只量化对冲、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产品,深耕量化投研领域。本期,苏俊杰将与大家一同分享“‘AI+’ 基本面量化投资框架”。
1、量化投资是采用数量化方法进行投资交易的一种投资方法。如果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量化投资就是投资中相对科学的一面。
2、量化投资具备纪律性和系统性特点,因为相对而言会更客观,从数据出发建立模型,很少会受到人的情绪、外界波动的干扰,这样长期来看,量化投资就能够在我们这个市场中获得超越市场的表现。
3、“AI+”基本面量化就是将基本面信息和AI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以基本面量化为主,以人工智能模型和多元数据作为补充,人工智能算法和经典的多因子框架互补,同时引入基本面观点和NLP技术去控制风险。
4、在我们团队的理念中,我们认为模型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坚持这样一个持续进化和迭代的理念,然后不断去优化、迭代这样一套体系,使它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
5、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只有不断去进化,不断去适应这个市场,才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有效的市场中,尽可能地去获得一点点超额收益,体现出我们职业投资管理者的价值。
6、回撤的发生不可避免,因为市场永远不可能简单地重复,历史会重复,但是不会简单重复,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情况发生。
Q1:去年11月ChatGPT问世,受到全球的强烈关注,作为一种全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想请教一下,您如何看待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工具?
苏俊杰:我们认为ChatGPT这种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具备划时代的意义。最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火如荼地召开,AI机器人这些热点方向无疑是这次人工智能大会的焦点。我认为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会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我们的投资带来深刻变化。
也有人说未来很多人类的工作都会被ChatGPT所代替,也包括相当大一部分专业的投资人,很多人在体验了ChatGPT后,认为这个东西过于强大。据说它有8000亿参数,基本上涵盖了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语料,因为它也是基于算力的,所以我们对这一块也充分重视,积极拥抱。
在ChatGPT3.5出现以后,大模型所“涌现”出来的这种思维链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令人激动的特征,大幅提升了短期人工智能的能力上限,应用场景也得到了极大拓展。原来以娱乐性质为主的简单聊天机器人,从简单的语言文字交互,扩展到了多模态的内容生成,包括把文字转化为图片和音视频,再到更加多元化的独立新型场景,相比于和机器人结合,这种所谓的“嵌入式”语言模型确实把我们以前能够想象的或者想象不到的可能都涵盖进去了。
具体到投资领域的应用,我们也一直在积极跟踪和探索将ChatGPT模型的发展引入到我们的投资和决策流程中。早在2019年,我们就尝试了NLP相关技术,并且把当时最先进的BERT模型应用到策略中,BERT在ChatGPT出来之前是一个最流行、最先进的语言模型。ChatGPT出来后,我们发现它可能部分或者基本上完全取代了BERT,而且效果更好,尤其在对舆情和语料的处理上,这就是我们讲到的另类数据。
原来我们处理另类数据可能更多是基于BERT模型自己进行训练,包括分析师情绪、网上热度、普通大众投资者的情绪等等,我们前期在上面做了大量工作。ChatGPT横空出世后,我们认为把所有量化投资机构在NLP技术上的差距基本上拉回了同一起跑线。因为它太强大了,3.5基本上就已经完胜之前所有老模型,现在已经进化到4.0,并且开放了相关API接口。网上也有很多开源框架能够利用边缘算力落地到我们本地,所以我相信这一块未来在投资领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阔。
现阶段,我们主要从另类数据入手,包括语料,舆情,分析师文本,上市公司公告等这些文本角度,应用ChatGPT去做一些分析和预测。我们相信它极其强大的分析和理解语言、情绪的能力,我们后续也会在这一块进行相当多探索。
Q2:鹏华基金自2009年发行首只指数基金以来,2013年发行了首只量化专户产品,经过13年发展积淀,形成了分工协作、成熟稳定的十余人投研团队。可否请您介绍一下鹏华基金量化指数业务团队的构成?
苏俊杰:现在我们团队共有18人,其中包括6名指数基金经理、2名指数研究员、8名主动量化研究员以及2名主动量化基金经理,整个团队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团队内部梯队建设初步形成。从背景来看,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多元化的复合背景,多毕业于像清华、北大、芝加哥大学这种国内外一线名校,具备了物理、数学、计算机、金融、财会等多元复合教育背景。此外,团队成员中有3名博士及1名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在研究领域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被动指数和主动量化分工外,我们在主动量化研究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做到专业分工、深度覆盖,在机器学习、量价因子、另类数据因子、基本面因子几个维度和方向上,都成立了不同的研究小组,每组至少有两名研究员在对应的专业方向上进行深度覆盖和研究,这是我们团队目前的情况。
Q3:目前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团队在产品方面也已经实现了主动量化与被动指数、宽基与主题、A股与港股、场内与场外的全覆盖。下面可否请您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布局情况?以及未来有一些什么新计划?
苏俊杰:在产品布局上,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宽基、港股、行业、主题、策略,基本上所有赛道我们都进行了全面布局。我们秉承着行业主题为特色、差异化布局的思路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布局。具体而言,有以下3个特征:
第一,宽基指数实现全覆盖。我们通过不同的产品形式,已实现对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创业板、中证1000、国证2000等宽基指数的全覆盖。
第二差异化布局。在特色主题赛道上,我们通过前瞻性布局实现了差异化,像酒、国防、龙头券商等指数我们都是业内首家或独家发行。因为我们在一些宽基指数上发展偏滞后,所以我们也通过差异化方式布局了一系列宽基指数增强产品。
第三,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从产品规模,目前仍以行业主题为主,通过精选赛道和特色品种相结合进行产品布局,除了刚才提到的酒、国防、龙头券商,我们近年来还布局了市场上非常有特色的指数产品,像化工、中药、油气。这些产品要么是市场上第一只产品,要么是市场上同批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最活跃的产品。
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前瞻性的研究和布局,同时深刻去调研投资者实际的市场需求,布局一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同时满足投资者实际投资需求的工具。所以,我们一直和我们的市场部门紧密配合,在深刻理解投资者需求和深刻理解指数ETF市场发展趋势前提下,进行一些前瞻性的、契合性的布局。
Q4:今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成立25周年,作为公募基金行业专业投资人员,您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过去25年公募基金在财富管理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您认为未来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苏俊杰:过去25年中国公募基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从非常弱小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最新数据显示,整个公募基金规模已超27万亿,尤其是2018年资管新规后,公募基金从13万亿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从13万亿增长到27万亿。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公募基金一方面规模在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所以,我理解公募基金未来在财富管理领域中一定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从过去25年发展历程来看,我认为公募基金首先是架接我们的公众投资者和世界经济的桥梁,通过公募基金的桥梁作用,我们的公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助力资本市场的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公众投资人也享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和成果。从过去20年公募基金业绩来看,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它相对于我们整体市场取得了非常优秀的超额收益,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在25年发展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桥梁作用,我认为公募基金不断发展壮大,发展出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从低风险的货币、固收,到指数、主动权益,再到这几年比较流行的FOF,产品体系在整个公募基金发展过程中逐次递进,更好地符合了全社会对于财富增值保值和财富管理的需求。
就我自己深耕的指数量化领域而言,经过这25年发展,指数和量化的产品线、产品数量都得到了极大丰富。以被动指数为例,我们经历了2018年指数化ETF发展的元年,市场上ETF产品数量、产品规模最新已经超过了15000亿,基本上覆盖了A股五大赛道,并且所有细分行业的一些行业主题性产品都已经有相应的指数化工具可以提供给普通大众投资者,为场内场外投资者都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工具。
再来看主动量化领域,现在公募基金主动量化规模也已经发展到2800亿,几乎涵盖所有宽基指数增强产品。从过去10年的历史来看,这些宽基增强也都在所跟踪的宽基指数上相对于指数获得了相对稳定且比较显著的Alpha,体现了指数增强的特征,固收、主动权益、FOF等品类亦是如此。
随着公募基金数量越来越多,FOF这些新型投资品种兴起以及个人养老金的推出,我们在这一块投资的品类会越来越多。所以,除了作为架接公众和资本市场的桥梁外,公募基金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好地为我们的大众和其它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配置工具。作为一类基础资产,无论是固定收益、权益还是FOF,我们都能在公募中找到合适的品类去进行配置。
从整个市场参与者结构上来看,我认为公募基金是最专业的一类机构投资者。我认为在财富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秉持立足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初心,不断打好基本功,夯实研究和投研能力,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不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公募基金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自己完善的投研体系,强大的投研团队,以及丰富的卖方和上市公司的资源。我相信未来能够在财富管理领域,不管是权益、固收还是FOF,我们都能够为投资人持续创造价值。
Q5:去年12月,鹏华旗下宽基ETF新品——鹏华创业板50ETF正式发行,该基金紧密跟踪创业板50这只指数,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可否请您和大家具体分享一下什么是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又有什么区别?
苏俊杰:创业板50指数是在创业板指基础之上优中选优得到的,集中了创业板内市场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家头部企业。创业板指是100只股票,实际上创业板50就是在这100只股票的基础上通过过去6个月的日均成交额,选取了日均成交额最大的50只所构成。实际上,就是在创业板指基础上加入了一个流动性筛选,这些选出来的头部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科技创新企业或者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领头羊,也是创业板保持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
从特点上来讲,我们将创50和创业板指进行对比。从行业上来看,创50指数更聚焦于中国新兴优势产业,比如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领先优势的新能源产业。从行业分布上来看,创50指数中40%是电力设备新能源,20%是医药,20%是TMT,比创业板指本身更加聚焦。由于这种更加聚焦的行业特征,创50在风格上也更突出,呈现出更加极致的大盘成长风格,同时也获得了更高的beta和更好的弹性,长期业绩也更好。
对比2019年以来,创50和创业板指在波动率、超额收益以及夏普比率等多个维度上的差异,我们发现创50指数具备更好的弹性、更好的beta、更高的超额收益。这其实就是这种流动性筛选和更加聚焦的行业分布所带来的风格上的鲜明特点。
Q6:在您看来,创业板50指数具备怎样的投资价值?
苏俊杰:首先,从过去5年业绩来看,创业板50的业绩领跑所有宽基指数,不仅和创业板指本身比,和市场上主流宽基指数比,像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50指数,在过去5年也都获得了更好的收益体验。
今年以来创业板50指数的行情一波三折,第一个月创业板50指数在外资流入1500亿情况下迎来上涨,之后随着外资流入的停止以及市场出现动量反转,包括价值成长的剧烈风格切换,创50进入到一波回调区间。经过这半年左右的回调,目前创50指数来到了自身估值相对的绝对低位。从股权风险溢价或者ERP指标的维度来看,目前创50指数的估值水平处于它自身历史极值的位置。
另外,拥挤度也是今年主导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今年这样一个存量特征非常明显的市场中,拥挤度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市场定价因素。前期由于过去几年我们在核心资产,尤其是新能源、医药、消费这些核心资产赛道上,资金过于拥挤,所以今年出现了半年左右的回调。但是我们最近观察到在创50指数上,拥挤度已经大幅下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创50指数的交易占比在全市场已经降到了相对而言比较低的位置,差不多是2019年年初的水平。
第二,创50指数本身的波动率也已经降到了自身历史低位,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创50上的拥挤度已经极大出清。
第三,预计未来3年创50指数的营收和利润仍然能够保持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它的基本面的矛还在。很多人都认为新能源已经过了景气度顶点,但是我们认为它只是没法再实现像过去100%、200%的增长,未来3年尤其像新能源这些中国优势产业赛道,还是能够实现相对而言中高速的稳定增长。这就意味着它基本面的矛还在,还是一个健康向上稳定增长而且相对高速增长的行业,这一点值得大家重视。
最后,聪明资金也在不断涌入创业板50。在这轮下跌的尾声,在5、6月份我们发现创50ETF场内份额增长速度非常快,意味着场内投资者在逐渐左侧买入创50指数。投资者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认为创50确实已经跌出了价值。往往我们也观察到ETF的流入在未来1到2个季度内能够预测出这个指数有一个比较好的可观的上升空间。我认为创50指数也已经进入到越跌越买的区间。
再补充一点,创50指数也是我们A股所有主流宽基指数中外资持有占比最高的一个指数,这和创50指数本身的定位和行业构成有关。创50和科创50是 “专精特新”计划的两个维度,“专精特新”补短板、锻长板。短板就是科创50所代表的我们中国需要解决和提升的一些卡脖子环节,像半导体芯片、高端机械制造板块等等。创50就是我们的长板,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优势的一些产业,比如电力设备、新能源,部分互联网、金融,以及医药领域的一些医疗服务类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我们创50里面的权重股和龙头公司。
从外资维度来看,原来我们讲外资是买中国的特色品种,比如中药、白酒这些国外没有的品种。现在外资买的是我们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优势的产业,就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风电光伏、储能等等。所以,外资来买,一定是来买核心资产。
未来,我认为在美联储加息达到尾声的环境下,下半年美国可能还会倒逼QE和宽松政策,因为它的高利率已经维持了非常长一段时间。所以,一旦全球流动性拐点到来,创50作为中国核心资产应该会首先受到外资增持和青睐。
以上几点原因从多个维度体现了创50非常优秀的投资价值,值得大家关注和重视。
Q7:我们本次发行的鹏华创业板50ETF联接基金和之前的鹏华创业板50ETF相比,有什么区别?更适合哪些投资者?
苏俊杰:实际上,联接基金是投资于创业板50ETF的基金,它买的不是股票,而是场内创业板50ETF,这个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形态和投资购买方式上。
首先,创50ETF是一个场内交易的ETF,主要通过股票账户在场内交易进行买卖。创50ETF联接是一个场外基金,主要通过基金账户在场外以日中收盘价进行申购和赎回,所以这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这种差异就造成了适合的投资者不一样。
第一,联接基金更适合没有场内交易权限或者日内也没有时间盯盘的投资者。因为很多投资者有基金账户,但可能没有场内股票交易账户,相对而言通过场外基金去购买会更合适。第
二,ETF只能在交易时间进行交易,场外联接基金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申购和赎回,只不过它的确认价格可能是根据未知价原则以当天的收盘净值进行确认。
第三,相比于创业板50ETF,创50ETF联接对于一些非专业的大众投资者相对更省心,而且还能够设置定投,比如止盈定投、策略定投等更加多样化的投资方式。
Q8:过去25年,中国公募基金规模实现了从0到27万亿的跨越式发展,并且为投资者取得了良好回报,但依然存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作为优秀的投资人员,从专业角度,您认为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最大的难点和瓶颈是什么?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苏俊杰:我认为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有几个难点:
第一,现在公募基金数量太多了,已经超过了1万只,投资品类琳琅满目。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无论什么样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基本上都能够在公募基金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产品去进行投资。但对于所有大众投资者而言,能够找到并不一定代表能够找对,数量和琳琅满目的特点提升了选基难度,我认为这是普通投资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基金底层涵盖了一些基础投资品种,比如债券、股票。以我熟悉的股票领域为例,偏权益类的基金确实有分散化投资的功能,也有相对更专业的投资机构和管理人操盘,相比于自己投资股票,波动会更小一些,但是底层标的的波动性仍然存在。
过去20多年是A股市场从不成熟慢慢发展成熟并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市场经历了多轮牛熊切换和风格切换,波动非常大。在这个波动的过程中,投资者的情绪以及操作往往也会跟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所以,往往会发生追涨杀跌的现象,不仅在股票上,在基金上也表现非常严重。
从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趋势来看,往往在市场最火爆,基金业绩比较好的时候,规模增长速度最快。而在市场比较冷淡,真正具备投资价值,即巴菲特认为应该人弃我取的时候,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却相对比较低迷,这也就造成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因此,我们认为现在大众投资者可能面临着这样两类难题。
第一类在基金选择上。除了以业绩为导向的营销,公募基金需要增加营销体系的多样化,所以现在我们也适时推出了投顾体系,就是要把合适的基金卖给合适的客户。我认为这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现在基金数量非常多,选基更胜选股的难题。
第二类是如何战胜人性。 我认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基金长期赚钱,基民不赚钱”都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在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大家追逐市场波动的热情符合人性,但是我们要挣钱往往得逆人性。怎样才能在其间取得一个平衡?
我一直在过去多次采访和直播中讲,我们要推行定投的理念,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定投的方式去平抑追涨杀跌的冲动,在权益市场波动过程中经历完整的周期,从而获得财富的增值保值,发挥微笑曲线复利效应的特点,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我自己的一些闲散资金也都定投在我自己管理的一些指数基金以及指数增强产品上。
关于定投,我认为关键在于坚持以及理念的宣导。作为专业基金管理人,我认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给大家进行理念上的宣导和科普。很多人不是专业投资人,也没有时间去盯盘和长期关注市场。所以选择定投无疑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但前提是你一定要信仰它,同时能够长期坚持。正如健身,所有人都知道自律使人自由,健身长期坚持非常有效,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做到了的人都受益匪浅。
以上观点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基金管理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基金过去及未来持仓。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鹏华量化先锋混合(OTCFUND|005632)$ $鹏华沪深300指数(LOF)A(OTCFUND|160615)$$鹏华沪深300指数(LOF)C(OTCFUND|00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