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地效果备受市场关注。这不仅关系到“保交房、稳民生”的社会和谐稳定,也将对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止跌回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各地陆续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且设立项目“白名单”之后,不少银行对“白名单”内的房地产项目审核均开辟了绿色通道,满足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
此外,由于该项政策的效果超预期,监管有意对“白名单”项目扩围,让合规地产项目“应进尽进”,目标拟定于2024年年底将“白名单”的项目信贷规模增加至4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两个月时间内,银行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而“白名单”项目新增的信贷投放将会接近1.8万亿元。
强化“应贷尽贷”
“银行此前涉足的房地产项目比较少,目前仅接到监管推送的一个‘白名单’项目,该项目的融资已经落地。银行在对接项目之后,很快就给予了资金支持。”某股份制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向记者表示,苏州地区房地产的烂尾项目相对较少,一旦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项目推送到银行,银行肯定是在合规的情况下“应贷尽贷”。
他认为,解决房地产融资问题是今年金融监管化解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该行总行层面也定调了要配合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支持项目融资,体现银行的社会责任担当。
“在‘保交房’的政策下,银行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势在必行,也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很多项目的差异比较大,银行会从中争抢一些优质的项目来做。”一家中小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部分房地产项目是因缺少资金烂尾,但是项目有剩余残值,也就是房子没有卖完。银行在给到项目贷款资金支持,项目建成能够继续销售剩余房产后,也能借此收回部分贷款资金。“如果项目没有残值,也就意味着银行的信贷肯定会有损失,那么银行会选择本行零售按揭贷款多的项目介入。至少交房之后,购房者在本行的按揭房贷还款可以得到保障。”
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如果房地产项目烂尾,那么银行前期给预售房产提供的零售按揭贷款风险就会暴露。换句话说,购房者没有拿到房产,偿还银行的房贷意愿就会下降,银行前期投入的按揭贷款坏账也会增加。贯彻“保交房”政策之后,银行的贷款资金保障了交房,而购房者的按揭贷款能够正常还款。“算上贷款的利息收入,银行的损失可能还会小一些。更重要的是,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会带来更好的口碑。”
“目前,政策要求银行只要给‘白名单’项目授信的就必须放款,而个别问题比较大的项目,则需要反馈之后立即整改,再给到银行审批。”该负责人表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推动“白名单”项目融资方面对银行的效率要求很高,很多工作都在加班加点推进。
4万亿元信贷目标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为今年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已有多地省级监管部门披露了相关的项目融资进展情况。
根据监管部门披露的信息,截至10月30日,河南省“白名单”项目授信投放率已达70.04%,贷款投放规模超750亿元;截至10月28日,江苏省辖内协调机制已向银行机构推送“白名单”项目300余个,获得银行授信超千亿元,已落地贷款近700亿元,审批放款率已近七成;截至10月24日,四川省已对241个“白名单”项目放款近400亿元,其中50%以上是民营企业,惠及购房者22万户;截至9月末,重庆市已有152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得授信284.6亿元,其中132个项目获得放款139亿元;天津市目前共有40个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民营及混合所有制房企项目占比达到73%,“白名单”项目已批授信78.2亿元,累计放款47亿元,贷款投放率达到60.1%,保障全市近2.2万套住房建设资金需求。
从监管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的银行信贷审批和资金投放持续提速。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目前商业银行审批“白名单”项目超过5700个,审批通过融资金额达到1.43万亿元,支持400余万套住房如期交付。10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对比上述数据可知,仅20多天时间,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新增近8000亿元。按照年底的4万亿元贷款审批规模计算,未来两个月银行贷款审批通过的金额将在1.8万亿元。
银行投放“快进”
近期,相关部委密集召开会议,推出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要求加大“白名单”项目把关、推送、问题修复以及贷款投放力度,切实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
对于今年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的效果,多家银行近日也陆续表态。
建设银行(601939.SH)相关负责人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行将持续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打好“保交房”攻坚战。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将切实做好“白名单”项目的相关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切实推动房地产合规项目已审批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优化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助力项目建设交付。
邮储银行(601658.SH)方面表示,截至10月10日,邮储银行已落地“白名单”项目涉及山东、江苏、河南等19个省份47个城市,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在具体措施上,该行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配套“五专机制”,即专项信贷规模保障投放、专项FTP价格支持房企纾困、专项“绿色通道”保障作业时效、专项考核机制释放展业动能、专项作业流程保障项目落地。同时,下放审批权限,增设专项授权,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
光大银行(601818.SH)方面称,在监管部门提出加快“白名单”项目投放要求后,该行总行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全行专班会议传达监管要求、部署落实举措。具体工作上突出“四个更加”,即思路方法更加体系化、“白名单”项目投放更加有力、决策链条更加高效、尽职免责更加细化。此外,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努力打通投放堵点,对已批项目按照房企实际用款需求、放款条件落实情况、施工进度等多种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已审批通过的项目及时放款,避免“项目等钱”。
光大银行房地产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这一模式的支持下,截至10月28日,光大银行对已批准“白名单”项目的投放率超60%,较9月下旬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纳入“白名单”的保交房项目投放率近80%。
此外,兴业银行(601166.SH)近日披露,该行已完成近100个“白名单”项目审批,投放金额超250亿元。广发银行发布消息称,银行已承接主办行项目40余个,项目审批金额近200亿元,审批通过率始终保持100%。浙商银行(601916.SH)9月下旬披露的数据显示,该行已主办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87个,批复授信总额约323亿元,累计投放金额约139亿元。浦发银行也在同一时间披露,该行作为主办行的“白名单”项目近70笔,审批通过金额近300亿元。
某国有大型银行公司部人士认为,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之后,更多的合规房地产项目将被分批纳入“白名单”中,这将提高银行对“白名单”项目的投放积极性。“随着持续的政策利好,三季度房企融资规模已经大幅提升。其中,银行贷款增幅也很明显,提振了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明显下降,这对银行在该领域的贷款投放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