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要真正像人类一样思考与执行任务,必须有高质量的语料喂给,“数据需求要比现在的海量数据集再高出至少两个数量级,并且需要产学研的密切合作。”
■两件事非常重要。一是世界级的模型,二是“不能把大脑装在一个罐子里”,目前大语言模型与真实的物理世界缺少交互
本报记者李晔
国内四足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可能是全球范围内“机器狗”出货量最大的公司。昨天,在第七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分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介绍了企业在具身智能方面研发制造的状况。
宇树科技去年初才开始涉足人形机器人,但迄今已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其中一款H1,系国内首台“能跑起来”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今年3月在英伟达的GPU(显示芯片)技术大会上,与英伟达CEO黄仁勋同台的9台人形机器人中,有3台来自中国,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要真正走入家庭、效力工厂,还有巨大门槛需要跨越。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组CP”被寄予极大期待,但前路依旧漫漫。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介绍,具身智能是指有身体并且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能像人一样与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行动和执行任务。大模型则是拥有庞大参数规模的复杂机器学习模型。当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结合,就能让发展已久的机器人长出“智慧大脑”。
张建伟说,这对“CP”发展至今已有很大进步。比如,多模态机器人“被动行走+跨模态学习”技术,已成为全世界最省电的被动行走技术,由此出现了全球首个续航突破百公里、能正步动态行走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又如在上海,已出现集成了36个电机、可创造出任意表情的“机器头”。
但张建伟也提出,具身智能要真正像人类一样思考与执行任务,必须有高质量的语料喂给,“数据需求要比现在的海量数据集再高出至少两个数量级,并且需要产学研的密切合作。”
王兴兴则认为两件事非常重要。一是世界级的模型,如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这是一个涵盖感知、规控、执行等环节的全链路自动驾驶系统,在算法、算力、数据、芯片等多个层面实现了高度集成和快速进化,实现了对时空、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训练。第二件事,“不能把大脑装在一个罐子里”,目前大语言模型与真实的物理世界缺少交互。
此次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介绍了大模型在制造业的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所发挥的作用。论坛透露,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约4500家,算力规模居全球第二,我国累计已培育421家国家级的智能制造工厂,72家企业入选全球制造业灯塔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