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EOD(Eco-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提供了政策金融支持。
随着政策的叠加效应,近年来,EOD项目推动了地方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的增值溢价,有力践行了“两山”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EOD项目也经历了行业规范的过程,尤其是2022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的通知 》后,解决了EOD项目限制投资额度的问题。
围绕行业的规范化问题及未来的前景展望,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中华环保联合会农业环保专委会秘书长袁秀丽,他说:“EOD项目经历了8年时间,从探索到成熟,其中一度出现一些乱象问题,根本在于没有吃透项目的实质。”
在他看来,地方政府及政府平台应该以EOD项目为契机,深度挖掘并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产业,强化还本付息能力,切实让EOD项目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EOD反哺能力
《中国经营报》:此前,行业认为EOD经历了从“从无序到规范”的过程,你认为早期的EOD项目经历了哪些“无序”的发展?
袁秀丽:可以说,EOD项目出台的目的是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同时,帮扶地方政府打造良好的产业,通过产业联动,实现“抱团取暖”。但从2021年开始入库的两批EOD项目可以看出,EOD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包装的EOD项目投资额度过大,项目数量过多,甚至有的EOD项目在审批的时候发现竟然装入了此前的烂尾项目,有一些不盈利的项目也装入其中,这说明了对国家的政策解读有偏差。
二是对于融资问题理解有误。一些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平台认为申请EOD项目入库就可以获得国家政策性贷款,贷款的期限上限不超过30年,而且是低息。一些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平台盲目地听信咨询公司的意见,认为获取的贷款在还款期可以不还本金,只要兑付利息就可以,这其实都是对EOD项目的误读。
可以说,近年来EOD项目增长迅速的背后,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出现如投资规模过大、环境问题不够突出、环境治理项目与产业开发项目关联性弱以及项目综合收益水平低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不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入围国家级项目库和省级项目库的EOD项目总投资近万亿元,但获得贷款的项目不容乐观,这势必会影响EOD模式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2024年年初出台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提出:“在项目层面实现产业发展增值反哺生态环境治理,不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即可达到项目资金自平衡。”此举被业内认为推动EOD模式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你如何理解反哺的含义?
袁秀丽:EOD项目通常是一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加4个产业类项目,比如生态农业、旅游、康养等生态产业开发项目,数字经济、医药、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集聚区开发项目,“光伏+”、生物质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
那么,这4个产业类项目就要形成一体化发展具有反哺能力,所谓反哺能力就是不但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而且还要实现盈利。项目需要有安全性,能投进去,也要能收回来,不能造成银行的坏账,不能因为经营不善而收不回成本。事实上,截至2024年上半年入库的项目中,依然存在营收能力不强的项目。所以,EOD模式要适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关联产业,契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并充分结合本区域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链项目。
项目要前置规划
《中国经营报》:你此前曾提出,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资平台在打造EOD项目的时候,要注意项目的“前置性”,可否解读一下项目前置的必要性和主要意义?
袁秀丽:EOD项目本身是重产业性的,所以产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眼下,很多地方政府频繁参加各类招商会、推介会,但是最终招商引资的效果都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研究当地的自然资源基础和产业链条优势。如何打造产业项目,这是重中之重。这里面还要重复提到一个问题,虽然EOD从政策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项目治理缺钱的问题,但是如何还钱,很多地方政府还是忽略了。实际上,还款路径、还款能力,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地方政府选产业的能力。
那么,如何做好产业前置?地方政府需要在前期规划中,EOD项目包里有哪些产业,做完产业规划,地方政府要过会讨论通过。这一系列流程需要如实写好《经济性可研报告》,为什么要加“经济性”,就是要打通投资通道。
有些参与过EOD项目的地方政府会问,最终交给EOD国家库的不应该是《EOD项目实施方案吗》?没错,但是《经济性可研报告》实际上是给银行看的,向银行申报审阅后,才能为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资平台做风控分析。同时,《经济性可研报告》也需要附在实施方案后面作为附件。
资金要跟着好产业走,不管是社会资本还是银行贷款,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融资交流沟通,使得EOD项目资本闭环,实现融资通畅。同时,单个项目的建设运营也需要前置,每个产业项目谁来实施,继而实现后期的利润。还本付息的运营能力谁来做?比如项目中包含农业制造业、高标准设施农业,这些运营必须是专业的,否则实现利润是非常难的。此外,成熟的运营会带来更多的市场资源,这就需要在建设中、前期规划中做到运营前置。
《中国经营报》:你刚才提到了绿色贷款这种前置融资模式?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绿色贷款都有哪些?
袁秀丽:这里说的绿色贷款主要通过碳汇模式完成。碳汇是生态产品经济价值化的直接体现,有助于补充EOD项目收益的不足,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因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从成熟度看,林业碳汇已经启动试点,将促进EOD项目与林业碳汇的深度融合。海洋碳汇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主要集中在红树林、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海洋碳汇作为项目收益补充,尚未在海洋EOD项目中体现,但未来发展空间不容忽视。
碳汇是生态产品经济价值化的直接体现,有助于补充EOD项目收益的不足,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因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总之,EOD模式经历了8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已经为地方政府及地方融资平台提供了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平台转型思路。为此,地方政府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切实以打造项目为契机,提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