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光伏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然而,2023年数据显示,分布式光伏的装机量首次降至50%以下,这标志着光伏应用场景的重大转变。尽管源网储能和储能的贡献在技术和装机量上尚未实现显著提升,但光伏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日,“2024清洁能源科技资本大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金公司、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协办、《证券日报》社支持。本次会议主题为“绿电化工与并网消纳”。天合光能解决方案专家魏本钢在会议中介绍,光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和本地消纳能力不对称的矛盾,而“光、储、荷”有效联动是实现分布式光储融合关键。
随着光伏生产、制造到应用端的高度重合,业主对于光伏和储能叠加的收益期望不断增加。然而,分布式接入的红色预警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开发管理办法的发布,预示着全额消纳的时代即将结束,光伏配储成为必然趋势。
此外,光伏本身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也给产业端的应用带来了挑战。
光伏发达地区本地消纳不足,新能源与产业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产业用电要求融合新能源电力稳定有序供应,传统的单一产品叠加方式已无法满足新能源在产业端应用的需求。”魏本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展望未来,产业未来发展需要立足多样化场景,洞察用户需求,挖掘用户痛点,应该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创新实现新能源复杂场景应用。
魏本钢同时提醒,光储融合是电力商业化必经之路,“光伏配储”成为必然,对于国家电力交易的发展,新能源市场化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交易。
能源管理平台作为“光、储、荷”有效联动的核心中枢,通过泛物联网的介入,实现光储和设备的统一管理,以及对发输储用设备的分析调控,保持系统的稳定,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例如,江苏省的实时案例展示了通过优化储能充电策略,可以显著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对于新能源高发但本地消纳不足的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提供了实现本地消纳的途径。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可以更经济安全地实现优质消纳,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绿色算力和绿色燃料是两个重要的应用领域,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可以推动这些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光伏产业的未来在于解决方案创新、产品和系统的融合。”魏本钢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技术创新将提升产品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光储效果。通过解决场景问题,扩大新能源应用规模,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以及产业融合。“多部门和多产业的协同合作对于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市场机制和长效机制的探索至关重要。”魏本钢说。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光储融合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光伏产业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发展。